-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座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座地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读中原城市群局部示意图,回答问题。

(1)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中原城市群东部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目前中原城市群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只是初步形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应注意处理好哪些问题?

(1)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中原城市群东部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目前中原城市群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只是初步形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应注意处理好哪些问题?
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6年广州市全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 693.48亿元,增长7.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9.57%。广州大力发展石化、汽车等产业的主要目的为 ( )
【小题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以 ( )
①加剧城市间竞争,有利于城市的共同提高
②促进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模式的转型
③提高珠三角地区的整体实力
④加强地区间的分工与合作
【小题1】2016年广州市全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 693.48亿元,增长7.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9.57%。广州大力发展石化、汽车等产业的主要目的为 ( )
A.推动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
B.扩大珠三角的市场腹地 |
C.推动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D.改善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 |
①加剧城市间竞争,有利于城市的共同提高
②促进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模式的转型
③提高珠三角地区的整体实力
④加强地区间的分工与合作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读“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下列农业主产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过度农垦 |
B.甘肃新疆:土地荒漠化——降水减少 |
C.东北平原:黑土肥力下降——重用轻养 |
D.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季风气候 |
A.东北平原主产区建设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
B.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建设成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
C.华南主产区建设成商品棉基地 |
D.汾渭平原主产区建设成商品蔬菜出口基地 |
下图为京津冀城市一体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在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应成为( )

在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应成为( )
A.知识型区域 | B.加工型区域 |
C.资源型区域 | D.贸易型区域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徐闻县“菠萝经济”的发展措施进行评价。
(3)2015年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徐闻县菠萝产量与往年相比减少40%。指出徐闻县菠萝种植易遭受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材料一 菠萝具有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的特性,以年均温24~27℃、年降水量1 000~1 500毫米的生长条件最为适宜。下图为中国菠萝主要种植省区示意图。

材料二 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其菠萝产量占全国菠萝总产量的40%以上。下表为徐闻县“菠萝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措施一览表。
相关产业 | 发展措施 |
农业 | 鲜果销售:打造“愚公楼菠萝”品牌。养殖业:菠萝叶渣喂养猪、肉牛、奶牛 |
加工业 | 果实加工:菠萝罐头、果汁、酒、果脯、菠萝酶等。菠萝叶:提取菠萝纤维,制作高档服装。下脚料:生产肥料、饲料、沼气等 |
旅游等服务业 | “菠萝的海”田园观光,“菠萝饭”等特色餐饮 |
(1)说出我国菠萝主要种植省区菠萝种植有利的气候、地形条件。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徐闻县“菠萝经济”的发展措施进行评价。
(3)2015年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徐闻县菠萝产量与往年相比减少40%。指出徐闻县菠萝种植易遭受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小题2】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
A.闽南地区类似甲地区城市化模式 |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长三角地区 | D.乙地区的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
新华网2015年5月17日电 农事企业专业化经营、合作社抱团生产闯市场、能人返乡投资兴建家庭农场……通过多渠道流转,辽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近1400万亩,占农民承包田总数四分之一左右,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土地流转后的接盘手和主力军,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经营活力,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该农业合作社在流转过来的某块田地发现以往的农业生产存在较大的环境恶果,该恶果
A.沼泽面积过大 | B.土壤盐渍化严重 |
C.地表水资源贫乏 | D.黑土流失严重 |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填正确项字母)。
(2)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据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一

材料二

(1)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
(3)据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两会上,“厕所革命”备受关注,不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成为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厕所革命就是要彻底改变厕所“无”、如厕“污”的状况。2018年江苏将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1500座,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万座。在江苏,手机找厕所、感应冲水、扫码出手纸、应急呼叫器、Wi-Fi全覆盖……这种多功能的厕所正悄然改变着老百姓的如厕体验。下图示意我国城市公厕数量和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的变化。

(1)在江苏,居民手机找厕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我国城市公厕总量和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变化趋势的差异及其成因。
(3)分析江苏“厕所革命”对江苏农村地区的有利影响。
(4)为了进一步推动江苏农村地区的“厕所革命”,除了新建无害化卫生户厕,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018年两会上,“厕所革命”备受关注,不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成为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厕所革命就是要彻底改变厕所“无”、如厕“污”的状况。2018年江苏将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1500座,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万座。在江苏,手机找厕所、感应冲水、扫码出手纸、应急呼叫器、Wi-Fi全覆盖……这种多功能的厕所正悄然改变着老百姓的如厕体验。下图示意我国城市公厕数量和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的变化。

(1)在江苏,居民手机找厕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我国城市公厕总量和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变化趋势的差异及其成因。
(3)分析江苏“厕所革命”对江苏农村地区的有利影响。
(4)为了进一步推动江苏农村地区的“厕所革命”,除了新建无害化卫生户厕,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左图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右图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 。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 。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 ;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 ,主要体现在____ 。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左图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右图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 。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 。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 ;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 ,主要体现在____ 。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