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 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 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 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 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 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
据此描述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文中“令河不通利”的主要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区,径流量少 | B.筑坝蓄水,阻塞河道 |
C.引水灌溉,流量减小,泥沙淤积 | D.灌溉时将过滤的泥沙留在河中 |
A.积雪消融,径流量增大 | B.冰凌消融,阻塞河道 |
C.雨季提前,降水增多 | D.泥沙沉积,水流不畅 |
永定河流经北京西南地区。门头沟区永定河段、西六环永定河引水渠等河段已然满目疮痍,看不到泛滥的痕迹,河水不见踪影,甚至无法分辨哪里是河床。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永定河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根据永定河不同河段特点进行的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下图为永定河流域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永定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降水集中在夏季 |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D.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
A.酸雨污染严重 | B.生态环境恶化 |
C.洪涝灾害频发 | D.旅游开发过度 |
A.上游植树造林 | B.中游发展航运 |
C.下游开发水能 | D.大力发展工矿企业 |
澜沧江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地质灾害多发。下图为澜沧江流域水能梯级开发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
A.降水丰沛,水量大 |
B.地形复杂,落差大 |
C.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
D.科技成熟,开发成本低 |
A.使各河段水位相同,利于船舶通航 |
B.更好抵御洪涝灾害,减少地质灾害 |
C.增加蓄水量,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 |
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

A.圣保罗附近可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
B.沼泽地广布,可发展水稻种植业 |
C.黏土广布,建材业发达 |
D.河流落差大,可全流域开发水电 |
材料1: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2:珠江流域图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4)与周边省份相比,贵州地下水资源较贫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5)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龙溪河流域位于我国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部,龙溪河向南汇入岷江,属于岷江水系的一级支流。下图是不同年份该流域植被覆盖度分级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时间段,该流域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概率最大的是( )
A.2007年以前 | B.2007~2010年 |
C.2010~2014年 | D.2014年以后 |
A.河谷横剖面多呈“U”形 | B.水力资源贫乏 |
C.流水堆积作用明显 | D.流水侵蚀作用明显 |
A.使岷江水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 B.为南水北调中线提供更多的优质水源 |
C.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 | D.限制炼铝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

【小题1】长江上游水电站较多,主要原因是
A.地势落差大 | B.流域面积广 |
C.人口密度小 | D.土地租金低 |
A.上游植树造林 | B.禁止污染排放 |
C.加强污水处理 | D.加固下游堤坝 |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干线航道上起云南水富港,下至长江入海口,全长2838千米。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以长江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上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下图为2003年长江宜宾(屏山)水文站与武汉(汉口)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统计图。
Q值指径流量与输沙量的比值,常用以研究二者的关系。
(1)说出长江武汉站相比宜宾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及Q值的特点,并简析其主要原因。(2)说明长江经济带以长江水道为依托的原因。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导思想下,长江沿岸的湖北荆州着重发展了文化旅游、电子/电气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产业,推广稻田养鱼和稻田养虾。
(3)说出荆州当前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简述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陂,古代水利工程。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2014年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下图是木兰溪局部流域图。木兰陂建设前,木兰溪下游平原是一片冲积荒地,溪海为患,只生蒲草,不长禾苗;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米之乡。木兰陂工程枢纽部分为闸坝,可按需求提闸、落闸,配套部分为沟渠和海堤。2015年当地政府启动建设宁海闸工程。

(1)当地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与钱陂相比,分析木兰陂选址合理之处。
(2)指出木兰陂对发展当地农业的积极影响。
(3)说出在正常年份木兰陂发挥蓄水拒咸功能的时期,简述理由。
(4)从水文角度,分析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