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促进该地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化B.煤炭开采C.交通发展D.靠近河流
【小题2】该区域环境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①调整产业结构,加大重化工业的比例 
②加大矿产资源开采力度
③矿区复垦
④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  
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绿化防护带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③④⑤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贵州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造成严重水污染
C.高耗高排的重化工产业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等工业造成生态退化
【小题2】贵州围绕资源和能源开发,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B.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
C.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D.提高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条
【小题2】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前适宜鄂尔多斯发展的第三产业是
①物流业②房地产业③高铁运输业④家政服务业⑤旅游业⑥金融业
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⑥D.③④⑤
【小题3】鄂尔多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A.资金投入严重不足B.污染严重,环境恶化
C.专业技术人才短缺D.交通拥堵,通达度低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近些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下图为呼伦贝尔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北方第一大湖。

(1)根据图文材料,简述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近百年来呼伦湖湖泊水位不断下降,尤其是近年来更甚,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
(3)为避免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开发的枯竭,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萎顿。请你为呼伦贝尔市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淮北市是先有矿区后有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的优势不在于扩大煤的开采总量,而在于利用这里煤品种全、品质好的优势延长产业链,走煤炭化加工之路,把淮北建成全国一流的煤焦电基地,在皖北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木里煤田曾因违法违规开采、过度开发造成当地草原湿地生态环境被破坏,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为此,青海省政府责令涉事企业限期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经过一年多的环境综合整治,木里煤田的环境面貌已大有改观。

【小题1】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原生态系统趋于复杂
【小题2】针对木里煤田附近一座座高达几十米、动辄上千万立方米的渣山,其治理措施首先是
A.异地搬迁B.降低坡度C.就地烧毁D.就地掩埋
【小题3】公共裸露区域种草是有效的整治措施,但是难度较大,原因是该地区
A.经济落后,资金不足B.多山地,交通不便
C.海拔高,气候恶劣D.海拔高,氧气缺乏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特点是(  )
A.煤种齐全,以褐煤为主
B.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C.大同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D.分布范围广,全省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能源基地(如图)煤矿资源的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为加速煤炭资源的开发,除将煤炭供应全国,另外采用的方式是
(2)据图判断下列部门中,最适宜在该地区发展的有(  )
A.炼油工业B.钢铁工业
C.稀土金属冶炼工业D.铜、铝的冶炼工业
(3)该地区进行能源基地建设应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式”(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山西省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优势条件。
(2)试分析露天煤矿容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
(3)试分析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
(4)试分析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