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将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的思路,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结合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
矿产种类 |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 | 金属矿产 | 非金属矿产 | 合计 |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 总价值的百分比(%) | 92.17 | 3.95 | 3.88 | 100 |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 )
A.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
B.煤炭开采条件好,适于露天开采 |
C.煤质优良,煤种齐全 |
D.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
A.重点矿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
B.加大原煤开采量,提高经济效益 |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延长生产链 |
D.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
(2)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
(3)针对当地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
(2)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
(3)针对当地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2003年3月,该地正式获批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图甲和图乙为榆林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丙为该化工基地内某镁合金企业的主要生产环节示意图。

(1)分析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3)简述该镁合金企业采用此生产模式的意义。
(4)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榆林在工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材料一: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2003年3月,该地正式获批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图甲和图乙为榆林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丙为该化工基地内某镁合金企业的主要生产环节示意图。

(1)分析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3)简述该镁合金企业采用此生产模式的意义。
(4)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榆林在工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有丰富的煤炭、电力、林业和水资源。近年来,凭借优美的山水生态环境.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前资兴工业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矛盾也日益凸显,其主要矛盾是
【小题2】为缓解这一矛盾,资兴市可采取的措施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前资兴工业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矛盾也日益凸显,其主要矛盾是
A.资金不足 | B.环境保护 | C.资源短缺 | D.劳力不足 |
A.压缩工业,重点发展旅游业 | B.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现有工业 |
C.均衡发展现有工业和旅游业 | D.优化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下图是某区域能源利用结构图,图中单位 GDP 能耗是指单位 GDP 所消耗的能量(一般以“标准 煤”作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新能源开发的是( )
【小题2】下列举措,可能降低单位 GDP 能耗,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是( )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新能源开发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扩大能源开发规模 | B.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 C.延长制造业产业链 | D.限制能源跨区调配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蒙山区高原山地占90%以上,地势陡峻,山高谷深,多喀斯特地貌,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乌蒙山区位置与部分优势资源分布图”。

(1)列举乌蒙山区的优势可再生自然资源。
(2)产业扶贫是山区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乌蒙山区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条件,你认为当地可发展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其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有__________。
(3)为加快乌蒙山区的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_________。
材料一 乌蒙山区高原山地占90%以上,地势陡峻,山高谷深,多喀斯特地貌,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乌蒙山区位置与部分优势资源分布图”。

(1)列举乌蒙山区的优势可再生自然资源。
(2)产业扶贫是山区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乌蒙山区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条件,你认为当地可发展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其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有__________。
(3)为加快乌蒙山区的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_________。
下图为 2001-2013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1-2013 年,我国煤炭
【小题2】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小题1】2001-2013 年,我国煤炭
A.消费量在减少 | B.消费率在升高 |
C.消费比重最大 | D.市场地位在上升 |
A.全面加大煤炭开采力度 | B.向内地转移高耗能产业 |
C.限制沿海地区工业发展 | D.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读1996—2010年我国部分耗能行业能源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增速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期间我国重点耗能行业中( )
【小题2】为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我国应( )

【小题1】图示期间我国重点耗能行业中( )
A.化学原料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最高 |
B.黑色金属能源强度增加趋势减缓 |
C.非金属增加值增速和能源强度上升 |
D.有色金属增加值增速和能源强度下降 |
A.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淘汰落后产能 |
B.限制重工业发展,减缓城市化进程 |
C.限制石油加工等耗能行业的企业规模 |
D.调整出口结构提高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比重 |
稀土应用范围广,具有“21世纪黄金”的美誉。我国稀土开采与冶炼企业有100多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稀土矿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但平均价格跌至当初的一半。下图示意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比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我国稀土资源
A.占比一直降低 |
B.价格不断走低 |
C.产量逐年减少 |
D.开采难度逐渐增大 |
A.土壤板结 |
B.气候变暖 |
C.水土流失 |
D.大气污染 |
A.鼓励企业合并,不断提高产量 |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
C.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稀土出口 |
D.禁止稀土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通过比较图2和图3,概括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特点。
(3)简述煤是如何形成的。
(4)读材料2,山西省存在的环境问题与煤炭产业有一定关联。选择其中某一个环境问题,说明这种关联,并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对策。(注意:选择某一个环境问题解答即可,多选多答不加分,只批阅第一个。对策答1点即可,多答不加分,但答错扣分。)
材料1: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往往会经历从兴起到衰退的过程。


材料2: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黄土高原地带,是全国最缺水省份之一,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多集中分布在山谷、盆地,大气污染严重。煤炭开采使地下水位下降,河川径流渗漏,水质受到污染,并产生大量煤矸石(采煤、洗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炭开采还形成采煤沉陷区(采煤留下的地表下陷地区)。
(1)读材料1,根据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再生性质,解释“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进入衰退期”。(2)通过比较图2和图3,概括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特点。
(3)简述煤是如何形成的。
(4)读材料2,山西省存在的环境问题与煤炭产业有一定关联。选择其中某一个环境问题,说明这种关联,并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对策。(注意:选择某一个环境问题解答即可,多选多答不加分,只批阅第一个。对策答1点即可,多答不加分,但答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