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能源的分类
- 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煤炭资源的开采给山西省造成的影响有
①促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②供给充裕可靠的能源,改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等问题
①促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②供给充裕可靠的能源,改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等问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关中平原历史上一直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2)指出M县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3)陕西省制定省内经济均衡化发展战略,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全省财政收入约96%由关中和陕北两大地理单元提供。“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逐渐扩大。下图为陕西省经济发展部分影响因素分布图,下表为陕西省北部M县2018年经济结构简表。


(1)关中平原历史上一直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2)指出M县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3)陕西省制定省内经济均衡化发展战略,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共17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沙漠,该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___ 。(3分)
(3)图中③地区(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名),当地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区本资源输出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 _。(5分)
(4)图中④河流名称是_______,开发该河流能产生哪些效益?_______________(至少2个)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应大力加以开发与利用。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对比,最突出的优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 __。(5分)

(1)图中①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沙漠,该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___ 。(3分)
(3)图中③地区(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名),当地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区本资源输出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 _。(5分)
(4)图中④河流名称是_______,开发该河流能产生哪些效益?_______________(至少2个)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应大力加以开发与利用。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对比,最突出的优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 __。(5分)
(题文)(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有专家在山坡地设立六个小试验场,试验场的坡度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观测记录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流失量状况。其中土壤组成的颗粒物越大,空隙越大,通气性、透水性能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比较西安与太原两城昼夜长短年变化的异同。
将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从黄土、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黄土厚薄地区差异的原因。
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图示地区是我国煤炭重要产区,分析该地区黄土覆盖对煤炭开采的影响。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有专家在山坡地设立六个小试验场,试验场的坡度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观测记录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流失量状况。其中土壤组成的颗粒物越大,空隙越大,通气性、透水性能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比较西安与太原两城昼夜长短年变化的异同。
将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从黄土、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黄土厚薄地区差异的原因。
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图示地区是我国煤炭重要产区,分析该地区黄土覆盖对煤炭开采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某种能源分布图,请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种能源可能是
【小题2】图中M地区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3】M地区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4】为了扩大M地区的能源外运,我国兴建的铁路是

【小题1】该种能源可能是
A.铁 | B.石油 |
C.水能 | D.煤 |
A.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壤肥力不足 | D.草原锐减 |
A.气候干旱,风沙大 |
B.地表植被少,土质疏松 |
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
D.过度放牧 |
A.青藏铁路 | B.大秦铁路 | C.粤海铁路 | D.京包铁路 |
读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
A.因洪水泛滥向山坡地带转移 | B.因资源开发向矿产丰富地区迁移 |
C.因交通线增多向盆地北部迁移 | D.因荒漠化范围扩大向河流上游迁移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知名大河之一,她自西向东跨三级阶梯,流域内孕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人为原因。
(2)说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能源分布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1)简述甲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人为原因。
(2)说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能源分布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a、c两城市均分别在河流谷地,两地的地质构造都是 。
(2)B图中d城市为老煤矿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资源接近枯竭,经济一度发展缓慢,环境污染严重。试为该市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3)B图区域内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地各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1)B图中a、c两城市均分别在河流谷地,两地的地质构造都是 。
(2)B图中d城市为老煤矿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资源接近枯竭,经济一度发展缓慢,环境污染严重。试为该市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3)B图区域内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①②③地各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下图表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重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上图反映出我国的能源问题主要是( )
【小题3】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小题1】关于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重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78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的重心向东移动 |
B.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的重心在东北地区 |
C.1987~1991年期间,二者的重心大致重合 |
D.二者相比,能源生产总量的重心较为偏北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 B.能源生产与消费区域不平衡 |
C.能源生产供不应求 | D.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使用率低 |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为两个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两区域发展工业的共同特征有
【小题2】两区域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3】关于图甲中矿产品输出,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两区域发展工业的共同特征有
A.矿产资源丰富 | B.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 C.水资源丰富 | D.重化工业基地 |
A.臭氧层空洞 | B.大气污染 | C.酸雨 | D.水土流失 |
A.有利于输入地区能源的综合利用 | 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
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 D.有利于输出地区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