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高原(俗称“坝上”)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1400-1600m坝上地区水资源供应以地下水为主,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4.12%。下图表示坝上高原某地2012年9月~2013年8月雨量与地下水埋深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坝上地区冬季地下水埋深变化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较少 | B.地表封冻 |
C.生活用水少 | D.森林覆盖率高 |
A.蒸发 | B.下渗 |
C.取水 | D.降水 |
A.牲畜大量死亡 | B.土壤次生盐碱化 |
C.地表植被枯萎 | D.地面快速沉降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冬季时图中四地降水较多的是
【小题2】下列符合a地传统房屋建筑特征的是

【小题1】冬季时图中四地降水较多的是
A.a | B.b | C.c | D.d |
A.多为砖石结构 | B.墙体厚,保暖性好 |
C.以木材为主要材料 | D.屋顶多为平顶 |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合掌屋”是日本独有的一种民宅建筑,位于日本本州岛岐阜县白川乡,这里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如诗如画。“合掌屋”屋顶由茅草覆益而成,茅草厚度为70--80cm,造型酷似人的双手合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白川乡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 B.水源 | C.地形 | D.矿产 |
①抵御冬季寒潮
②利于冬季积雪滑落,减少积雪
③防止雨水浸透
④避免夏季洪水冲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火灾 | B.暴雪 | C.火山活动 | D.暴雨 |
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是一个有着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左图为乌镇位置及交通图,右图为乌镇风光鸟瞰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以河成街,以岸为市,“小桥、流水、人家”是其景观特色。其形成原因是
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沛
②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开挖河道
③地势低洼,地表流水易汇集成河
④城镇排水功能差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A.交通便利,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直达乌镇,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 |
B.地处长三角,位置优越,能吸引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客源 |
C.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削减了乌镇的游客数量 |
D.当地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吸引外商前来投资旅游业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简述牡蛎瞭望塔使用木质材料的原因。
(3)你认为图中字母标注的哪一个地点最适合象鼻螺养殖,并说明依据。
(4)提出保证低潮时中培区仍处于浸泡状态的措施。
广西北部湾水域盛产牡蛎、象鼻螺等贝类海鲜。牡蛎的养殖方式主要包括插柱式和浮筏式吊养,两者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在牡蛎养殖场的海里筑有木质材料的瞭望塔。与牡蛎相比,象鼻螺对水质和底质的要求更为挑剔,它们生活在潮间带至10米深的海底,要求盐度的季节变化较小。目前,北海有一家公司专注象鼻螺的中培,即把1~2mm的稚贝放到沙滩上的中培场培育成3cm左右的贝苗。中培场要求始终有水流经过,底部不能裸露。下图乙为廉州湾海域示意图。
(2)简述牡蛎瞭望塔使用木质材料的原因。
(3)你认为图中字母标注的哪一个地点最适合象鼻螺养殖,并说明依据。
(4)提出保证低潮时中培区仍处于浸泡状态的措施。
下图为“某城市Y灾害分析模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X地理信息技术是指
【小题2】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Y灾害加剧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小题1】图中X地理信息技术是指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 | C.空间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A.年降水量增大 | B.地面硬化面积扩大 | C.热岛效应增强 | D.绿地面积增加 |
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2010大连国际马拉松赛”组织赛的各个部门,成为本届马拉松赛的亮点。下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对此次马拉松比赛出救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
A.GPS+GIS | B.GPS+RS |
C.RS | D.GIS+RS |
A.计算机技术 |
B.GPS信号接收机 |
C.地理信息系统 |
D.遥感 |
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精准农业耕作”。GPS在“精准农业耕作”中可( )
①获取农田信息 ②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 ③决策管理措施 ④将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装入带GPS设备的喷药、施肥设备
①获取农田信息 ②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 ③决策管理措施 ④将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装入带GPS设备的喷药、施肥设备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山西、陕西两省为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右图指出两省北部省界的特点,并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2)从土地利用状况和自然因素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1)根据右图指出两省北部省界的特点,并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2)从土地利用状况和自然因素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