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邛崃历代州城常有破损、城垣崩裂的原因。
(2)分析现如今邛崃成为宜居之地的原因。
(3)分析当今竹丝扣瓷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原因。
(4)针对竹丝扣瓷的发展和传承提出你的建议。
材料一:邛崃自古为“天府南来第一州”,位于成都平原西部,为进出藏区的要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邛崃迄夸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历代因自然、人为等原因,州城残破,仅清嘉庆年间,城垣就先后发生过三次崩裂。现如今,邛崃百姓安居乐业,2017年,全市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邛崃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气的地方,现在仍然是川西地区最大的天然气供气基地。现如夸邛崃已成为著名的宜居之地。
材料二:竹丝扣瓷,又称“瓷胎竹编”(下右图),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由于世道艰辛,技艺几经绝传。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生产。80年代,平乐从事瓷胎竹编的厂家有lO多家,规模最大的竹编厂拥有技术工人三、四百人,形成了当地竹编工艺的高峰期,产品畅销港澳、东南亚、英、意、美等地区和国家;而至2010年,仅仅能找出70多名会此手艺的师傅。
材料三:下左图为邛崃市区域简图。

(1)分析邛崃历代州城常有破损、城垣崩裂的原因。
(2)分析现如今邛崃成为宜居之地的原因。
(3)分析当今竹丝扣瓷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原因。
(4)针对竹丝扣瓷的发展和传承提出你的建议。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图8、图9和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分)
(2) M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发现,图8中3、4处土层厚,1、2处土层薄,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3)描述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8分)
(4)请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对M市化工产业区位选择做出评价

(2) M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发现,图8中3、4处土层厚,1、2处土层薄,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3)描述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8分)
(4)请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对M市化工产业区位选择做出评价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粤和赣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衔接。2009年1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构想充分发挥福建省优势,优化整合内部空间格局,联动周边省区,推进两岸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两岸一体化发展的国际性城市群——“海峡城市群”。
34.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多项选择)


图13 图14
35.根据图13、14所示信息,分析台湾工业分布的特点和成因。


图15

图16
36.图15所示信息表明,台湾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状况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7.图16中A、B是海峡城市群中的主要城市,
A市的名称是 ,B市的名称是 ,构筑海峡西岸城市群的意义是
。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粤和赣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衔接。2009年1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构想充分发挥福建省优势,优化整合内部空间格局,联动周边省区,推进两岸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两岸一体化发展的国际性城市群——“海峡城市群”。
34.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多项选择)
A.地处南海之滨,江海联运便利 |
B.与台湾一水相隔,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接 |
C.有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
D.水、热、土配合优于国内其他地区,农业基础较好 |


图13 图14
35.根据图13、14所示信息,分析台湾工业分布的特点和成因。


图15

图16
36.图15所示信息表明,台湾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状况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7.图16中A、B是海峡城市群中的主要城市,
A市的名称是 ,B市的名称是 ,构筑海峡西岸城市群的意义是
。
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2009年7月9日,川、陕、渝三省市在重庆共同签署“西三角经济圈”工商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序幕已经拉开。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雄厚,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研发有明显优势。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他们是西部三个具有跨省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材料二中国部分区域地图(见图18)
(1)在图上用直线连接三个城市,并用斜线表示出“西三角”大致范围。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西安、成都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区域差异。
(3)说出西安和成都两城市共同的产业特点,并分析重庆与西安、成都两城市产业的互补性。
(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请说出三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雄厚,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研发有明显优势。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他们是西部三个具有跨省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材料二中国部分区域地图(见图18)
(1)在图上用直线连接三个城市,并用斜线表示出“西三角”大致范围。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西安、成都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区域差异。
(3)说出西安和成都两城市共同的产业特点,并分析重庆与西安、成都两城市产业的互补性。
(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请说出三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现状,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1)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A ______ 、B _________等三个省(市)。(2分)
(2)指出图中成都、重庆两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态,并分析导致两城市地域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三角经济圈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 。(5分)
(4)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3分)

(2)指出图中成都、重庆两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态,并分析导致两城市地域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三角经济圈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 。(5分)
(4)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3分)
国家特别重视西部建设,西部大开发十年,三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相继启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①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 ________ 铁路为轴线,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②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区位优势。
(2)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共分为________ 级,请说明其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相互距离的关系。
(3)西安主城区功能结构规划呈“九宫”格局,试说明其布局优点
(4)西安频率最高的风向是 _______ 。说出西安、天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差异及原因。
村料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及辐射带示意图

材料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布局图

材料三:西安城市道路及对外交通图与西安主城区规划功能结构图(2008 –2020年)


材料四: 西安(34°17′N,108°57′E)海拔约460米;天水(34°37′N ,105°42′E)海拔约1143米。

(1)①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 ________ 铁路为轴线,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②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区位优势。
(2)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共分为________ 级,请说明其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相互距离的关系。
(3)西安主城区功能结构规划呈“九宫”格局,试说明其布局优点
(4)西安频率最高的风向是 _______ 。说出西安、天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差异及原因。
下图为上海地区某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应该是 。据图中信息,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形式却出现了以上海市区为中心的高值闭合区,简述理由。
(2)图中A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基地宝钢,分析说明其发展的区位条件。
(3)从城市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宝钢的布局是否合理。

(1)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应该是 。据图中信息,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形式却出现了以上海市区为中心的高值闭合区,简述理由。
(2)图中A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基地宝钢,分析说明其发展的区位条件。
(3)从城市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宝钢的布局是否合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甲和图乙

材料二 长三角、珠三角和全国三次产业构成比较(单位:%)
(1)图甲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改革开放以来,图乙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它以A______(城市名)和深圳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群之一。请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条件。
(3)读材料二,1990年~2004年,两个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4)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图甲中_____(数码)城市举办,为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该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城市公共绿地或绿化带、林带建设,说明它们的环境功能。
材料一 见图甲和图乙

材料二 长三角、珠三角和全国三次产业构成比较(单位:%)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 1990年 | 2004年 | 1990年 | 2004年 | 1990年 | 2004年 |
长江三角洲 | 15.8 | 4.6 | 57.0 | 55.9 | 27.2 | 39.6 |
珠江三角洲 | 14.4 | 3.8 | 44.2 | 53.8 | 41.4 | 42.4 |
全国 | 27.1 | 15.2 | 41.6 | 52.9 | 31.3 | 31.9 |
(1)图甲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改革开放以来,图乙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它以A______(城市名)和深圳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群之一。请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条件。
(3)读材料二,1990年~2004年,两个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4)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图甲中_____(数码)城市举办,为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该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城市公共绿地或绿化带、林带建设,说明它们的环境功能。
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有关发展指标。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0年)
材料二:我国珠江水系图

(1)比较分析2005-2009年,广东、广西两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差异。
(2)2005-2009年,广西农业生产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珠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
(3)简要分析北部湾地区的工业发展优势。
材料一:表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有关发展指标。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0年)
材料二:我国珠江水系图

(1)比较分析2005-2009年,广东、广西两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差异。
(2)2005-2009年,广西农业生产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珠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
(3)简要分析北部湾地区的工业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