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2)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由于往年枯干的芦苇容易引发火患且消耗养分,宁夏沙湖景区多采用放火烧的方式来清除。今年景区摈弃了以往火烧的做法,组织400余人对15000亩芦苇进行人工或简单的机械收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沙湖景区15000亩芦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增加景区经济收入B.防治景区沙漠化
C.美化景区环境D.净化空气、改变景区气候
【小题2】沙湖景区对芦苇进行收割的季节是
A.初春B.初夏C.初秋D.初冬
【小题3】相对往年,沙湖景区今年对芦苇的处理方式,将
A.增加土壤肥力B.杜绝废弃物排放
C.减轻大气污染D.不利于来年芦苇生长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B.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C.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D.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当前题号:3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A.三江平原地区B.塔里木盆地绿洲
C.江南丘陵地区D.雅鲁藏布江谷地
【小题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秸秆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订了三种方案。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农业用地构成(%)表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小题1】对三种方案的评价准确的是   (  )
A.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B方案3~8年内的土地利用总收入最高
C.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题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
A.黄土高原B.江汉平原
C.四川盆地D.两广丘陵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 ( )
A.资源 市场 环境B.环境 市场 资源
C.环境 资源 市场D.资源 环境 市场
【小题2】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 ( )
A.各产业之间以主产品为原料发生联系
B.所需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
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D.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属于________。
(2)通过对以上模式分析,将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填入图(写出①②③的含义)中。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④经济发展速度较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以沼气为纽带的西藏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西藏发展此种清洁生产模式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B.地形复杂多样C.年均气温较低D.太阳能、地热能丰富
【小题2】此模式有利于    (    )
A.延长沼气产业链,促进当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B.逐步实现能源替代,促进生态植被恢复
C.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推进绿洲农业进一步发展
D.实现能源大量输出,保障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政府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目标的原因是
①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②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③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全面枯竭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均资源短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是
A.压缩生产规模B.倡导循环经济C.减少资源开发D.控制人口数量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