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是西北内陆典型旱作农业区。下图是陇东各县区冬小麦受某种自然灾害损失率—灾损率分布图,其中负值越大,表示产量受该种灾害影响减产率越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理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叙述,不可行的是( )

【小题1】关于图示地理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灾损率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严 重的分布趋势 |
B.该灾害与降水量分布密切相关 |
C.该灾害在冬季出现的频率最大 |
D.静宁较合水的冬小麦产量受该种灾害影响小 |
A.发展以喷灌、滴灌为主的节水农业 | B.大力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
C.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 | D.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
2017年12月,某市率先在全国开启“智慧治水”模式,推出一款河道水质APP,初步解决“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问题,达到造全民治水、人人参与的目的,并在全市安装57个监控点位,实现河道实时监控的可视化。河道水质App的推出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 )
A.考虑后代人的需要 | B.提倡公众参与 |
C.追求舒适优美环境 | D.转变发展模式 |
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西安市朱雀农贸市场考察发现,最近几年陕北圈养山羊肉、苹果、人参生产量大增,但价格有所下降。结合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山羊肉质好于绵羊,但山羊因难于放养而数量少,肉价偏高,近年陕北养羊方式由放牧改为圈养,这种改变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小题2】面对羊肉、苹果价格下降的局面,当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减少畜牧收和林果业比重,扩大谷子(小米)、高粱种植比重 ②加强质量监督和科技指导,创立农产品地域品牌 ③发动本区域各企事业单位积极认购 ④发展电商和物流业,开拓市场 ⑤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小题1】山羊肉质好于绵羊,但山羊因难于放养而数量少,肉价偏高,近年陕北养羊方式由放牧改为圈养,这种改变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增加山羊数量,提高牧羊业效益 | B.有利于封山禁牧,保护天然植被 |
C.节约农业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 D.能让当地人吃到更多的优质山羊肉 |
①减少畜牧收和林果业比重,扩大谷子(小米)、高粱种植比重 ②加强质量监督和科技指导,创立农产品地域品牌 ③发动本区域各企事业单位积极认购 ④发展电商和物流业,开拓市场 ⑤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的绝对值。下图为湟水位置示意图及湟水流域2000—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湟水流域人均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 )
【小题3】【小题4】据图推断,湟水流域各项人均生态赤字变化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小题1】【小题2】湟水流域人均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 )
A.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 |
B.人均林地生态赤字呈减小趋势 |
C.人均草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 |
D.人均水域生态赤字先减小后扩大 |
A.人均耕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退化造成的 |
B.人均林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过度樵采、过度农垦造成的 |
C.人均草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过度放牧及草原病虫鼠害造成的 |
D.人均水域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湖、降水增加造成的 |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
【小题1】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
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A.增加有机质,提高肥力 | B.涵养水源 |
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危害 |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 B.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C.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 D.商店单独包装每件出售的商品 |
下列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 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
中新社北京2017年1月7日电 中国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透漏,中国粮食形势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从2003年到2016年,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粮食产量由8613亿斤增加到12325亿斤。但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此外,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势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述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
【小题2】中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主要原因是
【小题3】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为减少大豆进口,合理的措施为
①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的配额管理 ②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 ④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
【小题1】上述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
A.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质量下降 | B.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
C.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 D.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扩大 |
A.玉米、稻谷库存量大 | B.粮食生产向水热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
C.产销区距离大,运距远 | D.粮食进口多,加大运输压力 |
①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的配额管理 ②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 ④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与环境持久地、和谐地发展下去,人类必须首先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思想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小题2】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做法是( )
【小题1】下列思想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 B.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发展的标志 |
C.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 D.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
A.控制人类的发展,使环境尽快恢复原始面貌 |
B.扩大围湖造田的面积,使粮食增产,缓解人地矛盾 |
C.加速开采自然资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
D.既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构成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