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的绝对值。下图为湟水位置示意图及湟水流域2000—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湟水流域人均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 )
A.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
B.人均林地生态赤字呈减小趋势
C.人均草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
D.人均水域生态赤字先减小后扩大
【小题3】【小题4】据图推断,湟水流域各项人均生态赤字变化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人均耕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退化造成的
B.人均林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过度樵采、过度农垦造成的
C.人均草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过度放牧及草原病虫鼠害造成的
D.人均水域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湖、降水增加造成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06 07:02: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类活动排放有害物质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生态破坏。
同类题2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
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
D.边境省区比较多
【小题2】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
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
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同类题3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双选)( )
A.赤潮
B.酸雨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小题2】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有(双选)( )
A.改进耕作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林还草
D.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同类题4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水土流失
②气候变暖
③水环境恶化
④酸雨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参与性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5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城市建筑物密集,能源消耗量大,产生热岛效应
B.在比较封闭的海湾,石油泄漏会导致赤潮的爆发
C.修建水库可能会引起河口三角洲的泥沙淤积增加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可能会增加雾霾的发生频率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