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京津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京津唐地区位于我国________(自然区),耕地类型以______(水田或旱地)为主。
(2)“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体现出曹妃甸承接首钢转移的区位优势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3)周边众多钢铁联合企业的______污染,是导致北京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为了减轻污染,我国东部地区此类工业的布局原则是____。
(4)张唐铁路是“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能源外运北通道的重要补充,其输送的主要能源是______,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该资源属于____。
(5)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开源方面说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赫哲族聚落分布示意图,“赫哲人叉鱼术,堪称中华一绝。”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赫哲族聚落分布特征为
①带状分布 ②位于盆地   ③沿河分布 ④位于山地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2】这种聚落分布特征,有利的条件是
①排污    ②取水便利  ③水运便利    ④林业资源充足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
【小题3】“一网撒下,以一取多;一钩入水,以一取一。”赫哲人不用前者而用后者,体现赫哲人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用地构成(%)
方案
农耕地
苹果园
林地
草地
菜地
A
44.1
2.4
12.9
40.5
0.1
B
18.1
11.6
36.8
33.4
0.1
C
10.1
19.6
36.8
33.4
0.1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方案
侵蚀量
比较/%
径流量比较/%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3~8年内
8年以后
A
100
100
57
57
B
64
52
50
88
C
50
40
48
112
 
【小题1】对三种方案的评价准确的是(  )
A.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
【小题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B.江汉平原C.四川盆地D.两广丘陵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生态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当前题号: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生态园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   ②生态恶化   ③资源超常规利用  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是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6-10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
(2)图乙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有关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B.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甚至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
D.人类开发资源,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气候波动变化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以全球7%的耕地,却使用了世界1/3的化肥,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生态日益恶化。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①水体富营养化加剧②水土流失加剧③湿地面积减少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为缓解过度使用化肥带来的危害,可发展
A.节水农业B.混合农业C.立体农业D.处方农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对应的类别是(  )
A.I类、Ⅱ类、Ⅲ类、Ⅳ类B.Ⅱ类、Ⅳ类、I类、Ⅲ类
C.Ⅱ类、l类、Ⅳ类、Ⅲ类D.Ⅳ类、l类、Ⅱ类、Ⅲ类
【小题2】M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西藏B.安徽C.山西D.黑龙江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