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是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6-10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
(2)图乙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8-16 05:37: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现象中,哪些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的结果
①某工厂把大量未处理的废水排入附近湖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②人们在火山山麓垦荒植树,火山爆发时火山喷发物毁坏了农田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辛勤劳动,培育了肥沃的水稻土,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
④珠江三角洲农民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泥成塘、堆泥成基,形成了著名的“基塘生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同类题2
下列活动不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是( )
A.滥捕滥猎捕杀野生动物
B.黄河中游地区建设自然保护区
C.内蒙古草原退耕还牧
D.建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同类题3
农业文明时代出现的局部环境问题大多表现为(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环境污染
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④矿产资源枯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同类题4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6~2014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最高度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
B.1300~1600米地带
C.1900~2500米地带
D.1600~1900米地带
【小题2】2006~2014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与耕地关系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关系趋于紧张
同类题5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