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对发展循环经济作出战略规划。读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有
【小题2】图中a、b、c、d代表的工业,正确的是
【小题3】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生物质发电解决了工业生产用电需求 ③提高了土壤肥力 ④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小题1】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有
A.黑 | B.琼 | C.鄂 | D.新 |
A.a—饮料工业 b—包装工业 | B.a—印染工业 b—纺织工业 |
C.c—饲料加工 d—食品加工 | D.c—食品加工 d—饲料加工 |
①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生物质发电解决了工业生产用电需求 ③提高了土壤肥力 ④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
C.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
(2017·洪泽调研)富营养化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缓流水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受到污染的现象。2015年1月香港近海频现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的人为原因是(双选)
【小题2】香港1月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自然原因是(双选)
【小题1】导致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的人为原因是(双选)
A.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 B.近海养殖 |
C.近海捕捞 | D.石油泄漏 |
A.冬季气温降低 | B.入海径流减少 |
C.近海降水减少 | D.沿岸洋流减弱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分布示意图”,图中柱高表示两指标的排名顺序,柱子越高表示排名越靠前。
材料二 右图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图”。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江苏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从苏南向苏北________;为了充分挖掘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的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苏北、苏中地区可以从苏南地区引进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等。
(3)环境质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左图为“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分布示意图”,图中柱高表示两指标的排名顺序,柱子越高表示排名越靠前。
材料二 右图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图”。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江苏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从苏南向苏北________;为了充分挖掘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的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苏北、苏中地区可以从苏南地区引进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等。
(3)环境质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强度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人类各文明阶段特点,判断图中甲、乙表示的资源分别是
①海洋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地热资源 ④矿产资源
【小题2】工业文明阶段
【小题3】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小题1】根据人类各文明阶段特点,判断图中甲、乙表示的资源分别是
①海洋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地热资源 ④矿产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资源丰富的地区一定只发展与该资源相关的产业 |
B.资源开发条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
C.开发投入少的优质资源最后被利用 |
D.资源的开发使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趋向协调 |
A.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会越来越小 |
B.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会越来越强 |
C.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会越来越少 |
D.对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
据新华社2009年10月27日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说,“十一五”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已累计降低13%以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直接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能源资源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小题2】我国各行各业节能降耗运动的大力开展,充分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
【小题1】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直接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能源资源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人口战略 | B.资源战略 | C.环境战略 | D.稳定战略 |
读图,回答下题。

(1)该农庄作物为畜禽提供________,畜禽粪、尿为沼气池提供______ __,沼气池为农户提供____ ____,同时沼渣、沼液为作物提供______ __。由此可见该农庄生产过程体现了________原理,是一种________农业。
(2)结构示意图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3)简要分析该农庄生产模式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农庄作物为畜禽提供________,畜禽粪、尿为沼气池提供______ __,沼气池为农户提供____ ____,同时沼渣、沼液为作物提供______ __。由此可见该农庄生产过程体现了________原理,是一种________农业。
(2)结构示意图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3)简要分析该农庄生产模式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生活方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表示节能标志的是
【小题2】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小题1】下图中表示节能标志的是
A.![]() | B.![]() | C.![]() | D.![]() |
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 B.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 |
C.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 | D.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睡眠模式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
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
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 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
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的时间在( )
A.20世纪50年代以后 |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