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小题3】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①高经济增长 ②发展清洁生产 ③倡导循环经济 ④减少资源开发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F表示资源开发 | B.F表示废弃物排放 |
C.H表示废弃物排放 | D.H表示产品消费 |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 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
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 D.资源开采一定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
①高经济增长 ②发展清洁生产 ③倡导循环经济 ④减少资源开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如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完成小题。

【小题1】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的( )
【小题2】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关系,这符合( )

【小题1】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的( )
A.①箭头中 | B.②箭头中 |
C.③箭头中 | D.④箭头中 |
A.公平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公开性原则 |
读图,回答小题。

每取得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相当于石油。单位:千克)
【小题1】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每取得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相当于石油。单位:千克)
【小题1】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分布均衡但与经济布局不匹配 |
B.从现实和长远看,资源相对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
C.解决我国资源问题,主要是立足于自然资源基本自给和国内市场 |
D.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把开发资源放在首位 |
A.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 |
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
C.我国能源利用率高 |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
读“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进入该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进入该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下图为“某地区夏季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 )
【小题2】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 )
A.四川盆地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黄土高原 | D.东北地区 |
A.水稻和米皮加工 | B.大豆和豆制品加工 |
C.棉花和纺织工业 | D.油菜和油料加工 |
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a过程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①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 ②消费者选用一次性用品 ③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 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⑥生产企业减少对商品的过度包装 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⑧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小题1】有关a过程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提供新的自然资源 | B.产生新的废弃物 | C.减少污染 | D.节约资源 |
①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 ②消费者选用一次性用品 ③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 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⑥生产企业减少对商品的过度包装 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⑧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③④⑤⑧ | B.②④⑤⑥⑦ | C.①③④⑤⑦ | D.③⑤⑥⑦⑧ |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1/3,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读“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原因是( )
【小题2】“人口红利”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社会成员需要供养的子女比较少
②老年人口比重小,养老支出少
③劳动力丰富
④工业生产的收益率高

【小题1】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原因是( )
A.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 | B.生活水平的提高 |
C.少年儿童的比重下降 | D.社会养老机构的完善 |
①社会成员需要供养的子女比较少
②老年人口比重小,养老支出少
③劳动力丰富
④工业生产的收益率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材料三: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

(1)依据材料一,描述丹麦的地理位置。
(2)分析丹麦可再生能源类型(至少两种)。
(3)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 1980年 | 1990年 | 2005年 | |
消费构成 | 石油(PJ) | 546 | 355 | 350 |
煤炭(PJ) | 241 | 328 | 165 | |
天然气(PJ) | 0 | 82 | 192 | |
可再生能源(PJ) | 24 | 50 | 130 | |
能源自给率(%) | 5 | 52 | 156 | |
CO2排放(万吨) | 5 310 | 5 270 | 4 940 | |
|

(1)依据材料一,描述丹麦的地理位置。
(2)分析丹麦可再生能源类型(至少两种)。
(3)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读“经济发展与生态拐点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图示规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先发展经济,等经济高度发达后再保护环境
②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保护环境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④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生态改善拐点 |
B.B拐点的形成,是由于经济发展减慢 |
C.A—B时期处于工业化阶段 |
D.B—C时期是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段 |
①先发展经济,等经济高度发达后再保护环境
②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保护环境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④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曾几何时,人类开山填海、围湖造田、在水源极缺的沙漠中植树造林等种种做法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这些做法留下了诸多恶果,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据报道,2009年,陕西省榆林市采煤和产油两项的环境代价达160多亿元,而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不到100亿元。
目前,“生态修复”概念正步入公众视野,它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措施,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人地关系思想?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曾几何时,人类开山填海、围湖造田、在水源极缺的沙漠中植树造林等种种做法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这些做法留下了诸多恶果,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据报道,2009年,陕西省榆林市采煤和产油两项的环境代价达160多亿元,而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不到100亿元。
目前,“生态修复”概念正步入公众视野,它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措施,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人地关系思想?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