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为了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2016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
(1)图中①、②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运输的资源分别是 ▲ 和 ▲ 。
(2)沿京广线自长沙到郑州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
(3)中部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基地,河南和湖南两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和 ▲ 。
(4)促进城市甲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与甲相比,在交通运输方面武汉的突出优势是 ▲ 。
(5)中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请从生产成本角度简述其优势。
材料一:我国中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为了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2016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
(1)图中①、②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运输的资源分别是 ▲ 和 ▲ 。
(2)沿京广线自长沙到郑州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
(3)中部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基地,河南和湖南两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和 ▲ 。
(4)促进城市甲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与甲相比,在交通运输方面武汉的突出优势是 ▲ 。
(5)中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请从生产成本角度简述其优势。
图为澳大利亚局部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植被,其分别对应
【小题2】与③类植被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小题3】P地植被类型为②,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1】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植被,其分别对应
A.荒漠、稀树草原、森林和疏林、红树林 |
B.稀树草原、森林和疏林、荒漠、红树林 |
C.荒漠、森林和疏林、稀树草原、红树林 |
D.森林和疏林、荒漠、红树林、稀树草原 |
A.赤道低压带 | B.西北风 | C.暖流 | D.副高 |
A.混合农业 | B.种植园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下图为“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图、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30°N沿线地形特征____。
(2)列表比较地形因素导致的30°N沿线自然地理环境的东西差异。

(3)简析地形对我国30°N沿线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的影响____。

(1)简述我国30°N沿线地形特征____。
(2)列表比较地形因素导致的30°N沿线自然地理环境的东西差异。

(3)简析地形对我国30°N沿线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的影响____。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现象普遍,因区域不同而各具特色。图12示意我国某山脉自然带分布。

(1)判断降水较多的是甲坡还是乙坡,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坡降水产生差异的原因。
(3)指出图示山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以及应当防御的生态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现象普遍,因区域不同而各具特色。图12示意我国某山脉自然带分布。

(1)判断降水较多的是甲坡还是乙坡,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坡降水产生差异的原因。
(3)指出图示山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以及应当防御的生态问题。
新疆阿尔泰山放牧形式因地而异,转场风景也异彩纷呈。每个转场季节牧道连续过畜量达100万头以上,迁徙路径最远达四、五百千米之遥,一年中平均每四天就得搬家一次,常常导致牛羊大量死亡。下图为阿尔泰山牧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牧场是
【小题2】导致转场过程中牛羊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题1】图中甲牧场是
A.春季牧场 | B.夏季牧场 | C.秋季牧场 | D.冬季牧场 |
A.春夏之交的风沙 | B.夏秋之交的高温 |
C.秋冬之交的干旱 | D.冬春之交的雪灾 |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小题2】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小题3】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A.迁移农业 | B.混合农业 |
C.乳畜业 | D.游牧业 |
A.山前平原—夏季 | B.高山-春季 |
C.河谷低地-冬季 | D.沙漠-秋季 |
A.垂直地带性分异 | B.非地带性分异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小题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水分 | B.热量 | C.地形 | D.土壤 |
A.光照 | B.热量 | C.水源 | D.土壤 |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图和东南部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双选)

【小题1】甲、乙两种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是
【小题2】关于农业地域类型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甲、乙两种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A.小麦和牛肉制品是主要农产品 |
B.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 |
C.农产品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
D.每年3-5月是种植业播种时节 |
意大利威尼斯(45°26N,12°19′E)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地中海沿岸,中国绍兴(30°01′N,120°30′E)位于
浙江杭州湾西南岸,两座城市均是世界著名的“水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两座“水城”的地带性植被均为
【小题2】两座“水城”建筑风格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3】两座“水城”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为
浙江杭州湾西南岸,两座城市均是世界著名的“水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两座“水城”的地带性植被均为
A.阔叶林 | B.硬叶林 | C.针叶林 | D.常绿林 |
A.气候类型 | B.地域文化 | C.地形特征 | D.人口密度 |
A.威尼斯适合种植油橄榄 |
B.绍兴机械化水平高 |
C.威尼斯农作物一年三熟 |
D.绍兴适宜种植甘蔗 |
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同处北半球30°N-40°N之间,有着相同的公路距离(3900多公里),是一条概括了各自国家山水的景观之路。读“美国66号公路图”和“中国109国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两起点城市的气候类型:北京________________,芝加哥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两起点城市周围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西欧形成的区位条件。
(3)说出在两条公路建设中所遇到的相同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4)说出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建设的共同作用有哪些?

(1)分别说出两起点城市的气候类型:北京________________,芝加哥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两起点城市周围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西欧形成的区位条件。
(3)说出在两条公路建设中所遇到的相同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4)说出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建设的共同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