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柑,又名不知火,为晚熟柑橘杂交品种,喜暖湿,耐寒性差,怕涝,每年3~4月开花,次年2~3月果熟,3~5月上市;其外表丑陋,但果品、口感、糖度却比一般柑橘更优。四川盆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多种水果生长,是宽皮柑橘的最适生态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的蒲江县则被公认为“丑柑”种植的最佳适宜区。蒲江县地貌类型中,平坝占20. 25%,山地占12. 40%,丘陵占67. 35%,丘陵以浅丘为主,全县平均海拔534米。2000年,蒲江县引种丑柑成功。2015年蒲江“丑柑”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并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1)分析蒲江成为丑柑种植最佳适宜区的主要气候原因。(2)分析蒲江丑柑销往北京的突出市场优势。
(3)面对柑橘市场的激烈竞争,请你为提高蒲江丑柑产业产值提出三条合理建议。
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位于川南黔北接合部的赤水河畔,先市镇盛产酱油,其酱油酿制技艺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清,采用大豆整粒蒸闷、多野生菌种制曲、高盐稀固发酵、长周期自然晒露以及“秋子”浸出等法则,所酿酱油以“酱香浓郁、味美醇厚”而饮誉川南黔北。下图示意先市酱油的晾晒场。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先市酱油酿造厂位于赤水河畔的主要优势是( )
A.原料丰富 | B.水运便利 | C.地价便宜 | D.水源充足 |
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 B.充分利用光照资源 |
C.形成别致的旅游资源 | D.便于工人来往管理 |
A.其他地区产业协作条件差 | B.其他地区机械化水平低 |
C.赤水河具有特殊的水质 | D.赤水河地区水热条件好 |

【小题1】与甲地相比,丙地 ( )
A.劳动力充足,生产规模大 | B.市场广阔,农产品商品率高 |
C.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 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
A.甲地春旱严重,影响冬小麦返青 |
B.乙地交通的改善,削弱了产品对本地市场的依赖 |
C.丙地光照充足,农作物一年三熟 |
D.三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其农业地域类型不同 |
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喜光,较耐瘠薄和干旱,怕水涝,生育季节需水极多,一般4~5月为花期,9~10月成熟,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树高5~7米。该水果于1986年引入我国,目前已成为大众喜爱的水果。下图为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图中阴影表示5月副热带高压脊位置。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石榴在图示月份正确的管理方式是( )
A.防止低温冻害 | B.加强引水灌溉 |
C.注意排水勿涝 | D.拉网预防鸟啄 |
A.冬季寒潮 | B.秋季风沙 |
C.夏季伏旱 | D.春季阴雨 |
A.加强通风有利于降低土温 |
B.使根系伸展便于更广吸收水分 |
C.树冠大可增强光合作用 |
D.利于排水减少渍涝的威胁 |
今年非洲猪瘟蔓延使全国肉价大幅度上涨。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散养农户也受到许多限制,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引起“南猪北养”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 B.地价低廉 | C.国家政策 | D.交通便利 |
A.人口多,市场消费量大 | B.靠近商品粮基地,饲料原料丰富 |
C.铁路成网,运输便利 | D.劳动力众多,成本低 |
A.森林资源丰富,氧气充足易通风 | B.草场广阔,规模放养效益高 |
C.河流湖泊众多,排污便利污染小 | D.气候寒冷,猪瘟疫病比较少 |
农业研究所主要通过咸水结冰等方法改造盐碱土壤(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打造“良田”,通过微咸水灌溉等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并选育更耐盐碱的作物品种。河北沧州海兴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之滨,拥有盐碱地约30万亩。在当地“种一瓢收一斗”的盐碱地或中低产田上,中科院农业研究所经过不断改良与实验,使小麦平均每亩产量达到600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海兴县农业受土壤盐碱化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12月-次年2月 | B.3-5月 | C.6-8月 | D.9-11月 |
A.小麦需水量大,咸水能促进小麦生长 | B.蒸发旺盛,光照充足 |
C.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 | D.小麦矿物质需求量大 |
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模式。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图中,图甲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其实景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小题1】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地表形态 | B.风速大小 |
C.天气状况 | D.土壤性质 |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
A.提高作物产量 | B.提高土壤肥力 |
C.扩大就业机会 | D.发电自给并网 |
华北平原东部地区盐碱地分布广泛,台田模式是该地区治理盐碱地的一种有效方式。修筑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暗管通向沟渠),然后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放养水生生物。下图为台田构造示意图。

(1)指出该区域土壤表层盐分易富集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推测图中塑膜和暗管的主要作用。
(3)简述该地区台田模式的主要生态效益。
(4)有专家认为该区域中的黄河三角洲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广泛运用,法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人机飞过一片田地,就能知道土地的水肥状况;坐在家里利用互联网就可以选购农具、化肥、种子……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农业正着力打造一个“大农业”数据体系,这一数据库涵盖了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位于甲地的农民在7月份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获取的信息是
A.农作物抗早需水量 | B.有机肥的施用量 |
C.低毒杀虫剂喷洒量 | D.种植方式的优化 |
A.印度德干高原 | B.新西兰南岛和北岛 |
C.中国东北平原 |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
A.节约淡水资源 | B.提高作物耐早能力 |
C.保证葡萄品质 | D.扩大作物种植规模 |
木耳是重要的林产品、夏栽秋收,生长期气温以20℃一24℃为宜,相对湿度以90%-95%最佳,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喜气流通畅,生产基地宜选择在有稀疏的林木遮阳、地面相对平坦的地区。现代木耳栽培经历了两个阶段:80年代以前,采取段木打孔出耳法(下左图),两三年更换一次木段,产量不高,常因灾减产。90年代后,采用塑料袋地栽出耳法(下右图),以木屑、玉米芯、桔秆等作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制成菌棒,摆放在田间、林下,7-10天即可出耳,一季可多次采摘。木耳栽培在我国分布广,其中黑龙江省产量最大、品质最佳。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农户自发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户合作社,逐步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使木耳产业获得了良性健康发展。


(1)与“段木打孔方式”相比,说明“塑料袋菌棒方式”的优越性。
(2)分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木耳产业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