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商品率高B.科技水平高C.劳动力充足D.生产规模大
【小题2】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 )
A.水源不足B.市场广阔C.科技落后D.热量不足
【小题3】我国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东北和西北地区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农场A和农场B的有关资料。

材料二 澳大利亚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罗克汉普顿市是澳大利亚“牛肉之都”,该地肉牛上市,要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架子牛散养阶段(在牧牛带天然草场上自然生长),第二阶段是在罗克汉普顿圈养育肥;喂养粗饲料(牧草、秸秆)和精饲料(粮食)。圈养阶段,对二者比例有精准的要求,需人工多。架子牛育肥一般需2-5个月,气温越低,牛的新陈代谢越慢,受蚊虫侵扰越少。
(1)A、B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_______。
(2)比较两农场的农产品的不同。说出B农场更接近城市的依据。
(3)说明澳大利亚分两阶段牧牛的合理性。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畜业是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B.乳畜业的生产对象是牛奶
C.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北美、东南亚、西欧、中欧等地
D.我国北京、上海周围发展了乳畜业
当前题号:3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场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B.主要分布在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上
C.生产的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
D.多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
当前题号:4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出:“杂交水稻育种的突破,使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下一步的任务是要在确保粮食高产的前提下提高质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培育优良品种,在农业投入中属于(  )
A.自然条件B.劳动力
C.生产资料D.生产技术
【小题2】近年来,由于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过于求,稻谷价格明显下跌,于是有的农民压缩水稻种植面积,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这反映了(  )
A.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强
B.市场需求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C.交通运输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
D.国家政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其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壤条件B.气候条件
C.地形条件D.灌溉条件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
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
【小题2】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太湖平原D.珠江三角洲
【小题3】实行该种农业的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业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小题4】该地农业是(  )
A.自给农业B.粗放农业
C.技术密集型农业D.商品农业
【小题5】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B.地形和土壤
C.水源和土壤D.水源和气候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种桑养蚕、织锦剌绣,丝绸生产技术曾被中国长期垄断。由于其编制技术是一种复杂的工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被誉为“东方绚丽的朝霞”,曾是价值昂贵的服饰用料,是西方各国长期从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之一。但随着殖民主义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近代西方各国输入量迅速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桑树广泛分布于辽河、黄河中下游、江淮和珠江各流域。桑树属于
A.针叶林B.阔叶林C.雨林D.常绿林
【小题2】近代西方各国从中国输入丝绸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引进B.新产地的出现C.服饰用料多元化D.贸易保护盛行
【小题3】中国传统刺绣是指在丝绸上用针线手工绣制装饰图案,但目前多由电脑控制的机器进行批量生产。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劳动力成本上升B.机械自动化的普遍运用
C.手工技艺缺乏传承D.生产质量标准化的推行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三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农业景观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甲、乙两地的主要农业生产及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生产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地广人稀
B.乙地农业生产规模小,单产高——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
C.甲地农业商品率高——农业技术高
D.乙地粮食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变化
【小题2】图示丙地农业景观由最初的稻基鱼塘,后来演变成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等,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特征的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
C.生产技术的提高D.农业政策的变化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以下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区都是水田农业
B.发达国家的农业均为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D.粗放畜牧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