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三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农业景观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甲、乙两地的主要农业生产及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生产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地广人稀
B.乙地农业生产规模小,单产高——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
C.甲地农业商品率高——农业技术高
D.乙地粮食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变化
【小题2】图示丙地农业景观由最初的稻基鱼塘,后来演变成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等,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特征的变化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生产技术的提高
D.农业政策的变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19 12:40: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
(2)A、B、C三地均为
________
气候区,
________
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
________
地区和
________
地区。
(3)本地区
________
稠密,
________
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________
。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________
。
(6)除图中所示的地区,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也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同类题2
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优势及特点是(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
D.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同类题3
在我国南方山地和丘陵的土地利用中,应该( )
A.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B.发展畜牧业
C.大力发展林业,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D.积极发展建筑材料业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
(1)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公元前11世纪种植业分布北界在①处向东北方向凸出的原因。
(2)与长三角相比,图中③地发展农业在气候方面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各有哪些?
(3)长期以来,M省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导的工业结构,但是带来的经济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该省工业整治应采取措施。
同类题5
南沙群岛是南海上散布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由于环境条件恶劣,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以前官兵利用换防机会从大陆带回泥土建起一块块小菜地,菜地产出无几.后来利用南沙温室技术,先后成功种出了IO多种蔬菜,最多时月产量近500公斤,不仅能满足永暑礁官兵的需要,还可以给巡逻舰船和其他礁盘上的战友补充蔬菜,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南沙岛礁种植蔬菜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原因()
A.热量条件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土壤条件
C.水分条件光照条件
D.水分条件土壤条件
【小题2】官兵带回土壤建立菜地后仍旧产出低的原因()
A.降水量大,土壤流失严重
B.土层薄,肥力低
C.蒸发量大,土壤硬化、盐碱化
D.适合生长的农作物品种少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