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澳大利亚示意图,图示中的达尔文野生水稻生长周期需要4个月。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达尔文野生水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野生水稻生长期大致在

【小题1】影响达尔文野生水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光照 | B.光照和土壤 | C.降水和水源 | D.温度和河流 |
A.12月—次年3月 | B.3月—6月 |
C.6月—9月 | D.8月—11月 |
云南省元阳县地处哀牢山区,境内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海拔2 000 m以上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 000 mm,比较凉爽。山间盆地、河谷地带降水少,非常炎热。当地的哈尼族人经过千百年努力,绘出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缓坡梯田、山脚河流”的美丽画卷。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哈尼族人将村寨建在半山腰的主要原因是( )
①靠近森林,便于砍树造田 ②冬暖夏凉,适宜居住③靠近梯田,便于耕作管理 ④视野开阔,出行方便
【小题2】哈尼族人在地势较低的缓坡梯田栽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
①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②农田用水可自流灌溉 ③降水较少,避免稻田被淹 ④地势平缓,利于大型机械耕作

【小题1】哈尼族人将村寨建在半山腰的主要原因是( )
①靠近森林,便于砍树造田 ②冬暖夏凉,适宜居住③靠近梯田,便于耕作管理 ④视野开阔,出行方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②农田用水可自流灌溉 ③降水较少,避免稻田被淹 ④地势平缓,利于大型机械耕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新疆夏季气候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利于农作物中的红色素积累。优越的气候条件使新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种植区。读图“新疆红色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新疆红色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新疆大规模种植红色作物可能给当地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 ③土地盐碱化 ④沙尘暴天气
【小题3】我国若要扩大红色作物的种植区,下列最理想的地区是

【小题1】新疆红色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 B.地形 | C.水源 | D.技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 ③土地盐碱化 ④沙尘暴天气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内蒙古高原 | B.东北平原 | C.青藏高原 | D.山东半岛 |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图示区域省区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地
(1)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其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乙地基塘农业和耕地面积均大幅减少,现存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简述图示省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图示区域省区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地
(1)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其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乙地基塘农业和耕地面积均大幅减少,现存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简述图示省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该类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大量水分,在士壤含水量减少、根部无法吸收水分时可满足植物的生存需要,让植物熬过干旱等雨季的到来。南非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被誉为“多肉之乡”。南非自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空间分布也有了一些变化,期间纳马夸兰地区所在的北开普敦省丰高的矿产资源得以开发,交通运输设施明显完善,也有了葡萄园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等尝试和推广
材料二 南非部分地理要素示意意图

(1)指出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总体移动方向并简析原因。
(2)分析纳马夸兰地区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评价北开普敦省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
问题②:评价北开普教省M区域葡萄产业发展的条件
材料一 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该类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大量水分,在士壤含水量减少、根部无法吸收水分时可满足植物的生存需要,让植物熬过干旱等雨季的到来。南非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被誉为“多肉之乡”。南非自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空间分布也有了一些变化,期间纳马夸兰地区所在的北开普敦省丰高的矿产资源得以开发,交通运输设施明显完善,也有了葡萄园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等尝试和推广
材料二 南非部分地理要素示意意图

(1)指出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总体移动方向并简析原因。
(2)分析纳马夸兰地区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评价北开普敦省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
问题②:评价北开普教省M区域葡萄产业发展的条件
读1996-2014年东南亚橡胶生产国橡胶产量占世界比重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国有利于橡胶种植的共同优势是()
【小题2】马来西亚橡胶产量比重变化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3】近年来,泰国橡胶产量比重最大主要得益于()

【小题1】图中四国有利于橡胶种植的共同优势是()
A.耕地面积广 |
B.水热条件优越 |
C.机械化水平高 |
D.国内市场广阔 |
A.适宜种植区面积缩小 |
B.自然灾害频发 |
C.生产成本升高 |
D.石油价格上涨 |
A.橡胶制造业技术发达 |
B.劳动成本持续下降 |
C.受自然灾害影响小 |
D.国外轮胎企业在泰国投资建厂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网比亚(上图)国土狭小,地势低平,冈比亚河两岸向外依次为沼泽地、河岸缓坡地(雨季淹没,旱季出露)和沙质高坡地三种地貌。冈比亚是世界上重要的花生出产国,花生主要分布在冈比亚河流域高坡地。花生种子发芽需15℃以上,花英期需水较多,地面千燥有碍果针入土,土壤漬水又会影响英果的正常发育。下图为冈比亚气候资料图。

(1)评价冈比亚发展花生种植业的气候条件。
(2)说明冈比亚花生分布在高坡地的自然原因。
(3)简述班珠尔发展花生榨油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4)请你为冈比亚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材料 网比亚(上图)国土狭小,地势低平,冈比亚河两岸向外依次为沼泽地、河岸缓坡地(雨季淹没,旱季出露)和沙质高坡地三种地貌。冈比亚是世界上重要的花生出产国,花生主要分布在冈比亚河流域高坡地。花生种子发芽需15℃以上,花英期需水较多,地面千燥有碍果针入土,土壤漬水又会影响英果的正常发育。下图为冈比亚气候资料图。

(1)评价冈比亚发展花生种植业的气候条件。
(2)说明冈比亚花生分布在高坡地的自然原因。
(3)简述班珠尔发展花生榨油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4)请你为冈比亚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加工砖茶的原料黑毛茶主要种植在西北部地势较高的旱地上。手工筑制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后期消费需求猛增当地原料产量已无法满足需求,因而,引进湖南的黑毛茶作为茯砖茶的原料。
泾阳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朝廷管理“茶马互市”的机构设置于此。数百年来泾阳获砖茶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在历史上远销西北乃至更遥远的中西亚各国。下图位泾阳区域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简析泾阳黑毛茶树主要种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
(3)与湖南相比,说明泾阳种植茶树不利的气候条件。
(4)简析泾阳成为历史上西部重要制茶重镇的原因。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加工砖茶的原料黑毛茶主要种植在西北部地势较高的旱地上。手工筑制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后期消费需求猛增当地原料产量已无法满足需求,因而,引进湖南的黑毛茶作为茯砖茶的原料。
泾阳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朝廷管理“茶马互市”的机构设置于此。数百年来泾阳获砖茶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在历史上远销西北乃至更遥远的中西亚各国。下图位泾阳区域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简析泾阳黑毛茶树主要种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
(3)与湖南相比,说明泾阳种植茶树不利的气候条件。
(4)简析泾阳成为历史上西部重要制茶重镇的原因。
山东原本是我国的粮食、棉花和花生的生产大省,但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发展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山东的蔬菜种植超越了地域界限,主要取决于( )
【小题3】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一些地区能够形成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已经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 |
B.农业生产已摆脱了地域的限制 |
C.该地区已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
D.人们可以改变某些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 |
A.气候条件 | B.交通条件 | C.市场条件 | D.农业技术条件 |
A.自然条件 | B.劳动力充足 | C.历史因素 | D.市场、交通以及技术因素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指数是对地表植被状况的度量,反映天然植被覆盖或农作物长势情况。植被指数随植被覆盖程度增大而增大。
(1)说出内蒙古自治区七月植被指数总体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2)读图,描述河套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月份是该地区实施农田灌溉的主要时段,说明其原因。

河套灌区是我国的大型灌区之一,该地区排水渠多与灌水配套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引水、排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
(3)说明河套灌区独特灌溉系统形成的地理条件。
位于河套灌区的五原县有近百年的向日葵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52%,产量达21亿公斤,已威为全国向日葵产业示范基地。当地向日葵生产方式曾经以粗放种植和初加工为主,目前已形成集种子研发、试种培育、推广种植、精细加工、购销出口为一体的产业链。
(4)概括当前五原县向日葵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并说明促使该地向日葵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的主要举措。

植被指数是对地表植被状况的度量,反映天然植被覆盖或农作物长势情况。植被指数随植被覆盖程度增大而增大。
(1)说出内蒙古自治区七月植被指数总体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2)读图,描述河套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月份是该地区实施农田灌溉的主要时段,说明其原因。

河套灌区是我国的大型灌区之一,该地区排水渠多与灌水配套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引水、排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
(3)说明河套灌区独特灌溉系统形成的地理条件。
位于河套灌区的五原县有近百年的向日葵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52%,产量达21亿公斤,已威为全国向日葵产业示范基地。当地向日葵生产方式曾经以粗放种植和初加工为主,目前已形成集种子研发、试种培育、推广种植、精细加工、购销出口为一体的产业链。
(4)概括当前五原县向日葵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并说明促使该地向日葵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的主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