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和P地区近3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小题2】为了更加合理地开发图中西南部地区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小题3】P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图中河流的影响是    (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B.河流汛期缩短
C.河流流域面积增大D.河流含沙量减少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逐渐成为人们的主食之一。读我国云南省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亩均产量最高的是
A.大春马铃薯B.秋作马铃薯
C.冬作马铃薯D.小春马铃薯
【小题2】云南省各季节均有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B.种植面积广
C.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D.种植经验丰富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小题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小题3】兰州地区种植白兰瓜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沙砾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提高白兰瓜的产量和质量②增大土壤的日温差③土壤的昼夜温差会变小④土壤的养分减少,使白兰瓜产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大棚农业设施剖面图。该地修建大棚时,往往将地面挖深0.5~1.5m,同时在大棚的一侧修筑厚达3m的土墙。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使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0.5~1.5m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农作物生长空间B.提高地表土壤温度
C.防止土壤肥力流失D.加快空气流动速度
【小题2】农作物生长区域低于地面的深度增加,会影响棚内的(  )
A.空气温度和土壤肥力B.太阳光照和空气温度
C.空气湿度和土壤肥力D.太阳光照和空气成分
【小题3】该地最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山东半岛D.四川盆地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结合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
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
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
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
【小题2】今后,为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适宜的做法是
①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②退耕还林还牧 
③控制人口增长④围湖造田 
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⑥改善耕地质量
A.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①⑤⑥D.③⑤⑥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7年5月,广东花木生产商在A国建设了新型智能大棚,移栽我国花木半成品,实现了绿色植物和鲜花精品的就地生产和销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我国相比,A国花木生长的优势因素是(  )
A.光热充足B.雨量充沛C.土壤肥沃D.技术先进
【小题2】中国花木生产商在A国投资建大棚的目的(  )
A.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B.丰富我国的鲜花品种
C.改变当地的气候类型D.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30多年来,当地政府、龙头企业、沙区居民紧密合作,绿化沙漠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库布其因此成为全球第一个被整体治理的沙漠。
2017年7月28日至30日,以“绿色‘一带一路’,共享沙漠经济”为主题的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召开,中国库布其治沙模式得到与会代表的肯定。光伏农业就是一种成功的治沙模式,即在“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

(1)库布其地区易发生沙漠化的气候原因主要是:年降水量 ;临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
(2)“光伏农业”的治沙作用主要表现为:光伏板遮挡太阳辐射,    (降低、升高)地表温度, (降低、升高)风速, (减少、增加)水分蒸发,有利板下草本植物成长,从而起到固沙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3)在库布其沙漠北部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等。
(4)在库布其沙漠北缘发展灌溉农业,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是 等,可能给河流下游地区带来的问题是  等。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一棵10米高的树长成可能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50天,不到5年便可以利用;因此,竹子产业被称作“黄金绿色产业”。中国的成片竹林面积、年产竹材、年产竹笋数量分别为世界总量的1/3、1/3、1/2,位居全球之首。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要发挥竹子的经济效益,应着眼于
A.发挥优势,扩大竹子的种植面积B.扩大竹笋食品的出口
C.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深加工D.加强管理,提高竹子产量
【小题2】竹子产业被称作“黄金绿色产业”,是因为
A.常年绿色,多用作园林绿化
B.能帮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
C.分布广,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D.适应性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都可推广种植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伊朗高原是一个相对闭塞的高原,周围山地海拔多在3 000 m以上,中部高原与盆地海拔多在900~1 500 m。其气候特点是温差大、降水量小,年降水量的75%集中于1~4月,为冬雨型气候。除高原边缘的迎风多雨的山地有森林外,其余区域主要为荒漠或草原植被。
材料二

(1)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共同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两河的合流为阿拉伯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补给是 __________。
(2)分析伊朗高原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评价沙特阿拉伯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条件,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化建议。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

东北平原主要由三江平原、 平原、 平原组成。
三江平原是由 (填河流名称)冲积形成的。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春小麦/冬小麦)。
(3)近年来,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4)在三江平原上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濒危水禽是
(5)湿地对气候的调节主要体现在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