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饲养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有“丝绸之府”的浙江从2008年到2016年,蚕养殖量、蚕茧产量连续9年滑坡,桑蚕养殖业陷入困境。有人建议将本地桑蚕养殖转移到广西一带。下图示意浙江省桑蚕养殖区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浙江相比,广西发展桑蚕养殖业的优势是( )
A.技术娴熟B.劳动力廉价
C.缫丝市场广阔D.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2】近年来,浙江当地的蚕农更愿意发展苗木、花卉种植等高效农业,其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效益B.交通
C.政策D.气候
【小题3】浙江桑蚕业走出困境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大规模发展桑园 
②开发蚕品种、更新改良技术 
③大量引进国外桑蚕品种 
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蚕丝产品附加值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推广精确农业、“处方”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气候B.交通C.市场D.科技
【小题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程度信息”是实施“处方”农业的基础。该技术主要是
A.RSB.GPSC.VRD.GIS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1分)

(1)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不同之处是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4)美国东北地区的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图(下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下表)

⑴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淡水养殖业发达,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长江三角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长江流域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不足是     
⑵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梅雨”天气,而7、8月份又常出现“伏旱”天气。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 ;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⑶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⑷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简述上海建立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条件。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松嫩平原矿产资源相对贫乏
B.长江三角洲地带性土壤相对贫瘠,松嫩平原黑土肥沃
C.与松嫩平原相比,长江三角洲气候大陆性更强且水热条件组合更好
D.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
【小题2】有关这两个区域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季风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C.松嫩平原主要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D.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以重工业为主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图,完成 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
【小题2】东北的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水平低B.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
C.商品率高D.生产规模小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夕张蜜瓜是日本北海道夕张市的名片,是全球昂贵、知名的水果之一,每千克蜜瓜的平均市场价折合人民币上千元。2014年我国某地引种夕张蜜瓜获得成功。下图示意夕张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推断,夕张市(  )
A.附近的河流大多数注入鄂霍次克海B.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而降水丰富
C.地带性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D.处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2】推测夕张蜜瓜(  )
A.销售市场集中在北海道都会札幌B.产品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和水运
C.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种植园农业D.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很高
【小题3】我国引种夕张蜜瓜成功的地区最有可能在(  )
A.浙江B.云南
C.新疆D.黑龙江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山药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下左图示意华北某山药种植基地的地形,下右图示意该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处中,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
A. 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
B. 有利于田间排水
C. 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
D. 便于果实的收获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连作12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①土壤沙化 ②土壤酸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土壤有机质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及时深耕土壤 ②采用滴灌技术
③适量掺沙改造 ④增施有机肥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3】该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①④处均有小麦种植,但品种不同,原因是什么?
(2)③处与⑤处农业地域类型各是什么?为什么两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
(3)低温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但也有人认为低温是其优势,你如何理解?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