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连作12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①土壤沙化 ②土壤酸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土壤有机质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及时深耕土壤 ②采用滴灌技术
③适量掺沙改造 ④增施有机肥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3】该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0 06:13: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苹果贴字技术是继套袋栽培技术后的又一项果品增值技术,这一技术的推广,使带有“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字体的红苹果畅销海内外,大大提高了苹果的经济效益。读“我国某果品(苹果)企业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企业2006年与1996年相比在产品销售方面的主要变化。
(2)生产基地①是欧洲市场最为畅销的某苹果品种的全世界第四块优质产区,该区域发展苹果种植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其他优势是
。
(3)基地①相对于基地②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4)企业总部选址北京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莲藕在我国分布十分广阔,资源丰富,从东北大地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踪迹,栽培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
材料二 湖北莲藕种植面积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且品质高,湖北菜“排骨藕汤”久负盛名。但大多只低价(均价4.00元 /Kg)外销泥巴藕(带泥的藕)。
材料三 “夏采莲子冬挖藕”。每年的冬季,在湖北嘉鱼县,有来自湖南、安徽、广西、江西、湖北等地近千农民,他们以湖为家,结队组合,哪里有藕挖,就到哪里挖。
材料四 藕有两种,一种叫田藕,是专门在田地里种的藕,水很浅,淀粉含量少,脆而不糯,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上市早;一种叫塘藕,是深水塘里种的藕,淀粉含量较高,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上市迟。
(1)简述挖藕主要在冬季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塘藕淀粉含量比田藕高的原因。
(3)试分析湖北莲藕外销价低的原因,并提出两项解决措施。
同类题3
2015年年底,京西稻成为首个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北京本地产作物。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京西稻,巴沟山水园特意规划出3亩稻田,由京西稻文化研究会的专业人员种植和打理,并对公众开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巴沟山水园特意规划出3亩稻田的主要原因是
A.南水北调工程保障了水稻种植用水
B.种植业结构调整
C.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D.为了宣传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京西稻
【小题2】关于巴沟山水园稻田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挥现代农业技术优势,使用化肥和农药,保证产量和品质
B.未来会推广到河北省
C.显著提高现代水稻种植业的技术
D.增强市民对水稻种植的体验
同类题4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多
B.高速铁路的建设
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小题2】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铁路运输
C.生产水平
D.市场需求
同类题5
读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基塘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突出表现在
A.科技水平高,生产规模大
B.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C.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广阔
D.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小题2】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基塘面积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市场不断萎缩
B.环境污染加重
C.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
D.政府政策调整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