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扣知识青年奔赴北走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根基地。
据该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热量不足 | B.地形崎岖 |
C.水源不足 | D.土壤贫瘠 |
A.水稻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小麦种植业 |
读世界某区域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的尼亚湾沿岸分布,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小题2】近年来,该地区来自非洲的游客不断攀升,这里的景观在非洲最不可能看到的是( )


【小题1】该区域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的尼亚湾沿岸分布,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接近原料产地 | B.科技力量雄厚 |
C.劳动力丰富 | D.便于出口 |
A.优美的湖滨风光 | B.优美的峡湾景观 |
C.极昼极夜景观 | D.林海景观 |
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
【小题2】三家企业在中国投资工厂的共同目的是 ( )
【小题3】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

【小题1】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
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 | 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 |
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 | D.a市场、b政策、c交通 |
A.扩大占有市场 | B.进行技术合作 |
C.追求更高利润 | D.发展中国经济 |
A.设计阶段 | B.加工阶段 |
C.营销阶段 | D.以上都不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为了保护包兰铁路R地治沙措施中最特殊的是草方格沙障(群众把沙障统称为“风墙”,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要使沙障与当地的主风向垂直。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板锹之类的工具置于铺草料中间,用力插下去,插入沙层内约15厘米,使草的两端翘起,直立在沙面上,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厘米~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使之牢固),其作用有哪些?
材料一 2017年6月17日:世界第23个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荒野荒漠化现象的加剧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委员会)的建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材料二 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
(2)为了保护包兰铁路R地治沙措施中最特殊的是草方格沙障(群众把沙障统称为“风墙”,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要使沙障与当地的主风向垂直。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板锹之类的工具置于铺草料中间,用力插下去,插入沙层内约15厘米,使草的两端翘起,直立在沙面上,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厘米~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使之牢固),其作用有哪些?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 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
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 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
A.火电 | B.水电 | C.核电 | D.风能 |
如下图阴影部分表示世界某种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阴影区域有利于该作物生长的共同条件是
①光照强
②热量丰富
③土壤肥沃
④降水丰富
【小题2】最适宜在阴影区域内布局的工业部门是
【小题3】如果该作物大面积减产,受影响较大的城市是

【小题1】阴影区域有利于该作物生长的共同条件是
①光照强
②热量丰富
③土壤肥沃
④降水丰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制糖厂 | B.纺织厂 | C.电子厂 | D.制茶厂 |
A.加尔各答 | B.吉隆坡 | C.孟买 | D.旧金山 |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导致攀钢和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
(2)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合作分工才能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近十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猛发展。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诸多钢铁企业,相继出现减产、限产,甚至停产,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


(1)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导致攀钢和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
(2)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合作分工才能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湖南省株洲市为南方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人口约120万,具有商品、物流、信息中心的功能。早在1996年该市就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吨粮市”(双季稻亩产超过一吨的地级市)。
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对该市城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工业 | B.农业 | C.商业 | D.行政 |
A.地形 | B.土壤 | C.水分 | D.热量 |
A.劳动力 | B.技术水平 | C.资金 | D.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