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位于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和保定市分别约105公里、105公里、155公里、30公里。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雄安新区将建设成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1)分析中央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级新区的主要原因。
(2)分析河北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
(3)在雄安新区规划中,分析为建设成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4)简述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荷兰鹿特丹市为减轻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而修建了水广场。水广场既能收集并存蓄雨水,又可以供人们游憩和运动,成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景观。下图为鹿特丹市某水广场蓄水前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鹿特丹市修建水广场的主要背景条件是
A.城市排水系统不健全B.水资源总量大,时空分布不均
C.地形崎岖,流速较快D.地势低平,全年降水较多
【小题2】修建水广场后,能够
A.延缓排水时间B.缓解夏季酷热C.减少地面蒸发D.增大径流总量
【小题3】与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相比,水广场
A.泄洪效果显著B.建设成本较高C.功能用途更多D.占地面积较小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中心湖泊及一些小湖泊生态功能近乎丧失殆尽。为解决此问题,武汉市开展“以水治水、引江入湖、江湖连通”的试验,即从汉江引水入汉阳的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和南太子湖,然后流入长江。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中心湖泊生态功能衰退的原因不包括( )
A.用水过度,水域萎缩B.污水数量巨大,直接排放
C.湖泊水上交通运输被废弃D.水循环微弱,更新再生极慢
【小题2】武汉市此试验方案最突出的优点是( )
A.分湖梯级整治,便于分层次利用不同质量等级的水资源
B.改善自然环境,形成生态用地,促进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
C.自然河湖与人工渠道融为一体,形成综合性交通运输网络
D.使封闭的湖泊成为开放的水域,利用自然水循环改善水质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左图、右图表示两种不同的雨水处理方式,图3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图4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增加城市内涝②加剧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小题2】右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下径流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表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发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腾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温州近年来建成了白鹿洲公园等一批“城市绿心”,“绿心”主要由山体和水域组成,以保护为主,禁止大规模开发。城市“绿心”的设置,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A.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功能B.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C.强调环境为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D.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北京等城市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上图,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第二幅图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的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城市风道,又叫做城市通风廊道,就是在城市建设生态绿色走廊在城市局部区域打开一个通风口,郊区的风吹向主城区,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下图为北京市规划风道分布图。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适合在风道中布局的是
A.化工厂B.医院C.绿地D.学校
【小题2】风道建成后对北京的影响有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加剧交通拥堵,加重雾霾
C.促进逆城市化的发展D.降低房价,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下图是镇江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B.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C.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D.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小题2】镇江海绵城市建设起到的作用有(  )
A.地表径流增加B.下渗增加
C.水汽输送量减少D.调节雨洪和利用雨水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倡导建设“海绵城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
A.加大可渗透路面建设B.完善城市排污系统
C.大力开发城市湿地D.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能够(  )
A.提高城市地下水水位B.减轻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土地供应压力D.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下图为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的变化图。

材料二 上海市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中心,下图为该市主要制造业基地分布示意图。“1+6”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总面积2.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 400万,该都市圈正努力打造60~90分钟交通图,形成“同城效应”。

(1) 城市热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图中1961~2015年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城市热岛的重要措施。
(2) 图中上海制造业基地分布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市正在对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同城效应”,其依据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6年崇明岛撤县设区,迎来发展新机遇,未来将建设成为国际生态岛,请你就“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国际生态岛”这一话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