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气与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牧入的90%以上,同时还开采出口铁矿石和磷灰石。另外,葡萄酒、柑橘、蔬菜、橄榄油也是其传统出口商品。但阿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首都阿尔及尔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城市。

(1)根据气候资料说明阿尔及尔与塔曼拉塞特气候特征的差异。
阿尔及尔是阿尔及利亚首都和最大港口,公元前2世纪,腓尼基人在此建立港口。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进入北非,使这里成为繁华的商港。
(2)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阿尔及尔成为重要港口城市的优势条件。(3)说出阿尔及利亚经济结构特点,并分析该国可采取哪些措施优化经济结构。
年份 | 总产值(亿元)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城市化水平(%) |
1990年 | 200 | 47 | 36 | 17 | 18 |
1999年 | 1023 | 19 | 45 | 36 | 26 |
2008年 | 6110 | 13.4 | 54.4 | 32.2 | 38 |
A.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均快速提高 | B.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
C.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均来自本地人口 | D.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
A.第一产业的比重开始上升 | B.城市化水平出现下降 |
C.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上升 | D.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 |

【小题1】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人口分布趋于集中 |
C.人口流动活力减弱 | D.京津人口占比下降 |
A.加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 | B.不断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 |
C.将京津产业大量转移到河北 | D.推动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建设 |

(1)左图中,A→F反映的是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城市用地规模增大___________,其中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_____ (填a或b),右图中b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填发展中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3)若某国处于左图中C阶段,可能出现________(填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
(4)左图中E→F反映了___现象,对应的是下图中的___(①或②或③),该现象一般发生在_____(填发展中或发达)国家。

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高的省市环境质量最好 | B.M高的省市就业机会较多 |
C.M低的省市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 D.M低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快 |
A.降低城市化速度 | B.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 |
C.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 | D.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 |
A.优化城市之间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加强整体规划 |
B.加强户籍管理,限制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 |
C.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交通建设,形成“一小时生活圈” |
D.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研发创新,发展智能制造业 |
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一般选取人口、土地、、社会、经济等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人口方面选择非农人口数量(不包括城市常住非户籍人口)作为衡量城市化发展指标,土地方面选择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作为评价指标,社会发展方面选择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评价指标,经济方面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代表。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城市化阶段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1984 -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
①非农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
③人均GDP波动下降 ④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开发区大规模建设 | B.城市化进入高水平阶段 |
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 D.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
下表是2002~2003年间,我国三个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 2002年 | 2003年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沪宁杭 | 4.9 | 49.8 | 45.3 | 4.1 | 52.4 | 43.5 |
京津冀 | 10.0 | 45.7 | 44.3 | 9.5 | 47.2 | 43.3 |
大东北 | 12.8 | 49.7 | 37.5 | 12.5 | 50.4 | 37.1 |
读表,其产业结构变化的相同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
C.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
D.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