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交通D.科技
【小题2】(原创)随着该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河流水质下降 ③海洋生物物种增多
④城市人口增加 ⑤赤潮次数增多 ⑥城市热岛现象增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②⑤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属于城市景观特色的是(  )
①文物古迹的特色 ②自然环境的特色 ③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特色 ④城市格局的特色 ⑤城市商业广告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表为2003年~2009年南通市人口变化情况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2003
748.38
290.37
2004
745.78
325.16
2005
732.28
326.60
2006
724.93
339.99
2007
717.95
348.92
2008
714.77
359.17
2009
713.37
375.95
 
【小题1】表资料说明南通市
A.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
B.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
C.2007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D.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
【小题2】城市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内涝增多B.地下水位上升
C.生物多样性减少D.降水减少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3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图甲)和英国年降水量与农业分布图(图乙)

材料二 英国、中国城市化进程图(图丙)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农业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4分)
(2)英国河流航运价值较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3)与我国比较,说出英国城市化特点。(3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
【小题2】图中四个阶段表明( )。
A.①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
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区位因素是影响地理事物分布的因素,分析回答下题
【小题1】“肯德基”“麦当劳”一类的快餐业,在美国主要分布在加油站附近,其布局是以
A.市场最优为原则B.生产最优为原则
C.技术最优为原则D.交通最优为原则
【小题2】我国某些地方还有定期“赶集”这种商业活动,这类集市产生的原因是
A.交通不便B.商品供应不足
C.商品需求量小D.工作繁忙
【小题3】2012年国务院批准在贵阳和安顺两城市之间成立贵安新区,这是城市化发展中的

贵安新区区位示意图
A.城市一体化B.再城市化
C.逆城市化D.中心城市化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综合发展指数是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好。读“我国2000 年及2008 年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八年来,中部地带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变化不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①鄂    ②湘   ③冀  ④晋 ⑤陕
A.①②B.②③C.⑤④D.②⑤
【小题2】促进内蒙古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 粮食生产大幅增加 ② 城乡一体化发展成绩突出
③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④ 农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1949年——2008年城市数量(个)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100万以上的城市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这样分布的自然原因。
(3)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分析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近期我国力推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迎来加速发展的新机遇。有人主张优先发展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人主张要以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为主。你同意哪种观点?并简述理由。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城市“逢雨看海”屡屡发生,与之同时,地下水水荒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就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做出了部署。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以及铺设渗透路面、渗水性停车场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

材料二: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上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理事物在应对城市内涝和地下水水荒中的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国家中,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泰国B.英国C.印度D.巴西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