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中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环境质量 B. 交通条件
C. 地租高低 D. 建筑水平
【小题2】在P区域常形成
A. 中心商务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高科技产业区

【小题1】下图中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环境质量 B. 交通条件
C. 地租高低 D. 建筑水平
【小题2】在P区域常形成
A. 中心商务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高科技产业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从图示可看出,________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2)在1800—1992年间的六个时间段中,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
(3)目前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________,出现了________现象。
(4)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________,但城市化水平较________。
(5)过快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从图示可看出,________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2)在1800—1992年间的六个时间段中,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
(3)目前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________,出现了________现象。
(4)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________,但城市化水平较________。
(5)过快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②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小题2】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早期到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④中期到现在——环保的需要

【小题1】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②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早期到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④中期到现在——环保的需要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下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2】在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②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③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弃物,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④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小题3】有关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4】目前,本文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渐趋向完善 ②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
③市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④大城市经济发展极其缓慢

【小题1】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过程称为城市化 | 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
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 D.此过程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
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②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③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弃物,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④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A.a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 |
B.b比d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 |
C.c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比b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远 |
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 |
①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渐趋向完善 ②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
③市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④大城市经济发展极其缓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面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下左图)及该城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下右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 )
【小题2】据图可以判断,近十年该城( )

【小题1】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 )
A.西南郊 | B.西北郊 | C.东南郊 | D.东北郊 |
A.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 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 D.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寸土寸金的北京城有多处水稻田(下图)。比如在北京大钟寺附近属于中国农科院的多亩水稻田,巴沟山公园有“上香 1 号”、“胭脂稻”等京西稻主要品种, 紫叶稻、紫穗稻等彩色稻也有登场,北京西部玉泉山下的北坞公园,在建设之初就特地开辟了一亩稻田,以传承当地数百年种植京西稻的历史记忆。据报道,北京市区近年来水稻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
【小题1】现在北京北坞公园水稻田的最明显的生产特点为
A.刀耕火种 | B.精耕细作 | C.机械化生产 | D.利用新科技 |
A.生态调节 | B.观光休闲 | C.粮食生产 | D.科学实验 |
A.城市职能疏解 | B.南水北调输水 | C.环保压力加大 | D.机械化水平提高 |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下面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A.热岛问题 | B.内涝问题 | C.拥堵问题 | D.大气污染问题 |
下左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右图为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写出①②所代表的功能区:① 、② 。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试说明原因: 。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 地, 试说明原因。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某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0~2012年间,该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
【小题2】造成该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2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该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小题1】2000~2012年间,该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
A.东南 | B.西南 |
C.东北 | D.西北 |
A.工业区迁移 | B.新区开发 |
C.旧城改造 | D.保护文化古迹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 |
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 | D.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我国某城市1992年和2012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通过表中的数据变化,可推测该市
【小题2】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01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距市中心距离 时间 | 0~l km | 1~3 km | 3~5 km | 5~12 km |
1992年 | 29.6 | 20.3 | 8.7 | 不列入统计范围 |
2012年 | 38.4 | 22.5 | 29.7 | 10.1 |
【小题1】通过表中的数据变化,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 | B.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 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减小 |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 B.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
C.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 D.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