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城市及其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B工业区最有可能是
【小题2】若图中工业区的布局是合理的,该区域的最小风频为

【小题1】图中B工业区最有可能是
A.电子工业区 | B.钢铁工业区 | C.食品加工区 | D.大型服装区 |
A.东北风 | B.西南风 | C.东风 | D.北风 |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的雄县、容城、安新及周边地城设立国家级新区一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是继深训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将成为我国新的区域增长极。按照规划和定位,雄安新区首先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3个县城未来的发展功能各具特色,新区内以公租房为主,不建设商品住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一样,雄安新区选址在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小题2】雄安新区集中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
【小题3】雄安新区内不建设商品住宅,主要是因为

【小题1】与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一样,雄安新区选址在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A.扶贫的需要 | B.产业基础好 | C.建设成本低 | D.历史底蕴厚 |
A.扩大服务范围 | B.提高城市等级 |
C.丰富城市职能 | D.改善城市环境 |
A.商品住宅建设的成本过高 | B.商品住宅不符合产业规划 |
C.商品住宅占用的土地过多 | D.区内商品住宅的供给过剩 |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30年前,影响该城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30年以来,该城市不断向 方向扩展,其主要原因是 。
(2)图中显示,该城市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__ 。
(3)该城市商业区的区位特点是 、 。
(4)甲、乙两地中,适宜在乙地建自来水厂,其主要原因是 。
(5)为了保护环境,该城市将钢铁厂布局在丙地的主要原因是 、 。

(1) 30年前,影响该城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30年以来,该城市不断向 方向扩展,其主要原因是 。
(2)图中显示,该城市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__ 。
(3)该城市商业区的区位特点是 、 。
(4)甲、乙两地中,适宜在乙地建自来水厂,其主要原因是 。
(5)为了保护环境,该城市将钢铁厂布局在丙地的主要原因是 、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0年,c处最可能是
【小题2】与1980年相比,在2010年时该城市

【小题1】2010年,c处最可能是
A.文化区 | B.商业区 | C.住宅区 | D.工业区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 D.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
甲图是某城市规划部门运用GIS技术对城市用地进行功能分区后的局部规划图。下面四幅城市用地局部图中规划后成为甲图的是( )


A.![]() | B.![]() | C.![]() | D.![]() |
下图为长江中游某城市在某时期商品房均价与住宅土地均价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乙功能区是( )
【小题2】该城市划定城市边界是为了( )
【小题3】夏季,该城市常因暴雨而出现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不适宜减轻此类灾害的是( )

【小题1】图中乙功能区是( )
A.高新产业区 | B.休闲娱乐区 |
C.高级住宅区 | D.中心商务区 |
A.控制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 | B.延缓城市化进程 |
C.控制城市空间扩张 | D.促进城市郊区化 |
A.禁止占湖,恢复湖泊原状 | B.疏浚城区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
C.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 D.开挖河道,蓄洪分洪 |
下左图是我国江南某城市及近郊地区范围图。下右图是①②③④四条线附近地区的夏季午后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O处最可能是( )
【小题2】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是合理的,则工业区可能在图中的( )

【小题1】图中O处最可能是( )
A.文化区 | B.山地森林公园 | C.城市广场 | D.中心商务区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小题3】现代物流业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影响是

【小题1】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 D.靠近林区,便于木材运输 |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
A.增加生产成本 | B.增加中间环节,降低经济效益 |
C.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D.增加了企业库存和人力资源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