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有部分特大城市出现人口“钟摆式”移动现象,这反映了它们正处于
A.中心城市化阶段 | B.郊区城市化阶段 |
C.逆城市化阶段 | D.再城市化阶段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M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材料二: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M 市热岛效应示意 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1)在 M 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是从 流向 ,原因是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 M 市的 过程。(1分) 随着 M 市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 。(4分),解决的措施是 (4分)
材料一:M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材料二: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M 市热岛效应示意 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1)在 M 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是从 流向 ,原因是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 M 市的 过程。(1分) 随着 M 市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 。(4分),解决的措施是 (4分)
城市人口密度分布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下图为“城市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X代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则X最有可能是()
【小题2】若XYZ代表三类城市发展模式,则Y类城市()
【小题3】若XYZ代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则Z城市化阶段()

【小题1】若X代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则X最有可能是()
A.杭州市 | B.上海市 |
C.宁波市 | D.南京市 |
A.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 B.交通状况拥堵 |
C.就业岗位分布均衡 | D.住宅布局集中 |
A.用地规模迅速扩大 | B.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
C.特别注重生态建设 | D.功能区分异不明显 |
该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问题。

【小题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小题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小题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A.兴建污水处理厂 | B.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 |
C.加强道路建设 | D.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拥堵,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 B.提倡乘公交车出行 |
C.在城市的交叉路口建设立交桥 | D.限制汽车的使用 |
读“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图4),完成问题。

【小题1】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小题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小题3】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小题1】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 B.乙、丁 |
C.乙、丙 | D.甲、丙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抑制私人出租车 | B.优先发展公交车 |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 D.减少就业压力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B.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 |
C.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较高,一般在70%以上 |
D.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移动 |
下图为我国某地城市化规划图(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避免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按照规划该城市在2050年城市化水平计划控制在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该城市

【小题1】为避免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按照规划该城市在2050年城市化水平计划控制在
A.60%左右 | B.70%左右 |
C.80%左右 | D.90%左右 |
A.中心区将不断衰落 | B.城市化主要表现为郊区城市化 |
C.郊区人口主要来自市中心 | D.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图是1982~2008年我国某省人口城镇化重心的移动轨迹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小题2】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重心移动方向变动的主要地理原因是
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取向变化 ②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③中西部地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④生态环境变化 ⑤产业的空间转移

【小题1】据图可知
A.城镇化水平重心偏东南 |
B.人口城镇化重心移动速度逐渐加快 |
C.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距逐渐增加 |
D.重心主导移动方向为由北向南,由东向西 |
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取向变化 ②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③中西部地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④生态环境变化 ⑤产业的空间转移
A.①③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