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该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黄冈B.红安C.武汉D.大冶
【小题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与咸宁市相比,赤壁市的服务范围大
C.仙桃市与潜江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相当
D.与武穴市相比,黄冈市服务功能更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A.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确
B.大城市所具备的职能小城市也都具备
C.大城市不仅有小城市所具备的职能,而且也有小城市所没有的职能
D.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区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M区域分布有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中,等级最高的城市(   )
A.aB.bC.cD.d
【小题2】M区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
A.甲B.乙C.丙D.丁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城镇体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是(  )
A.气候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水能丰富D.干支流交汇处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B.乙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
C.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D.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乙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首尔市结构与市域面积增长图。读图。分析下列对首尔的判断,正确的是
A.1913年开始形成长条状模式
B.1936年城市区域扩张在空间上不均衡
C.市域面积增长最多的时期是1913-1936年
D.首尔城市次中心的形成原因是逆城市化的来临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城市等房价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中M、N、P、Q四处房价及原因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N处房价偏低,距市中心远
B.M处房价偏高,环境优美
C.P处房价高,靠近河流
D.Q处房价低,靠近铁路
【小题2】关于城市住宅区叙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
B.经济原因是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C.住宅区趋向于靠近工业区分布
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不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D.车站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低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几年,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元/平方米),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小题2】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B.地势平坦,工厂林立
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D.附近公路干线交会,交通便捷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回答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区,对应付租能力________线,原因是________。
(2)B为__________区,对应付租能力________线,原因是________。
(3)C为________区,对应付租能力________线,原因是__________。
(4)上图说明__________直接影响地租的高低,在竞争的环境下,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__________。
(5)图中功能分区有一明显错误,请改正。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浙江某沿海港口城市各组团分工明确,其城市“绿心”主要由山体和原始水域构成这里以保护为主,禁止大规模开发。下图为该城市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商业区的形成只受经济因素影响
B.行政、文教中心的形成受地价高低影响不大
C.工业基地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D.生态功能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小题2】下列有关该城市保留“绿心”的说法合理的有( )
A.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B.加强城市各组团间地域联系
C.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D.为发展生态农业留有物质基础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