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部分所属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位于我国地势的________阶梯。
(2)甲城市附近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试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3)写出在甲城市汇合的L河和L1河的名称。
(4)写出甲城市简称,并扼要说明该城市形成组团式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

(1)图中大部分所属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位于我国地势的________阶梯。
(2)甲城市附近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试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3)写出在甲城市汇合的L河和L1河的名称。
(4)写出甲城市简称,并扼要说明该城市形成组团式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2)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2)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若下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

【小题1】图中P地带适宜布局的城市功能区是
【小题2】沿图中KOL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小题1】图中P地带适宜布局的城市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 | B.工业区 | C.低级住宅区 | D.城市绿地 |

A B C D
图10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读图10回答第23~24题。

【小题1】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小题2】(小题2)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小题1】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c、a、b | B.a、b、c | C.c、b、a | D.b、a、c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2分
(2)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
(4)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5)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
材料一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2分
(2)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
(4)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5)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厦门、深圳两城市之间已有海上航线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海高速铁路?
(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描述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说出两大经济区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材料一: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已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围绕“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16个城市的市长经常举行长江三角州城市经济协调会。
材料二: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福建、广东的便捷通道—厦(门)深(圳)铁路广东段正式开工建设。厦深铁路预计于2011年建成通车,届时从深圳到厦门只需3小时。
材料三: 2002-2003年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6∶52.1∶41.9
| 4.9∶49.8∶45.3
|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5.1∶54.6∶40.3
| 4.1∶52.4∶43.5
|
(1)上海逐步成为江浙沪城市带中心,试分析上海发展的有利条件。
(2)厦门、深圳两城市之间已有海上航线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海高速铁路?
(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描述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说出两大经济区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图为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变化坐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2】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的差异,体现了

【小题1】形成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的雾岛效应 | B.城市风热力环流效应 |
C.城市的热岛效应 | D.城市的雨岛效应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最能够反映从M到N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该城市及周边地区①②③④地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图中最能够反映从M到N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
读下表和图9,完成下列要求: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快。
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大。
⑶由上表和图9可知,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① ,② ,③ 。
⑷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有哪些?
① ,② 。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快。
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大。
⑶由上表和图9可知,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① ,② ,③ 。
⑷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有哪些?
①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