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位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周边农村盛产棉花。该城市位于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附近,人口在40万左右。2014年3月,该市第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收集该市“十二五”平面规划图,开展有关工业区位选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A、B、C三地选择________地建大型飞机场比较合适,说明选择的理由。
(2)D、E、F三地选择________地建高科技工业区合适,说明选择的理由。
(3)图中①~⑨工业基地有一处布局明显不合理,图中数码代号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1)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A、B、C三地选择________地建大型飞机场比较合适,说明选择的理由。
(2)D、E、F三地选择________地建高科技工业区合适,说明选择的理由。
(3)图中①~⑨工业基地有一处布局明显不合理,图中数码代号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小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题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 B.扇形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田园城市模式 |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
B.⑤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
C.④处宜布局造纸厂 |
D.②处宜布局化学工业 |
读1997-2007年上海市大型超市数量变化图 (注:核心区和边缘区合称为中心城区),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7年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大型超市数量大约为
【小题2】上海市近郊区大型超市数量不断增多,主要原因是

【小题1】2007年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大型超市数量大约为
A.18个 | B.50个 | C.60个 | D.120个 |
A.近郊区地租水平高 | B.中心城区交通拥堵 |
C.出现了人口郊区化 | D.中心城区人口少 |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城镇附近分布奶牛场的合理性。
(2)该区域铁路线路的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
(3)判断该城市规模扩大时,最可能的扩展方向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1)说明城镇附近分布奶牛场的合理性。
(2)该区域铁路线路的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
(3)判断该城市规模扩大时,最可能的扩展方向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读“我国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小题2】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小题3】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 B.cab | C.cba | D.bac |
A.采矿业 | B.食品工业 |
C.汽车工业 | D.电子工业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
C.c时期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体 |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
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2】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
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 |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下图示意某城市局部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功能分区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该城市各个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工业区的分布主要考虑风向,则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小题2】在制作功能分区图层时,主要利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1】如果该城市各个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工业区的分布主要考虑风向,则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上海 | B.孟买 | C.东京 | D.伦敦 |
A.RS | B.RS 、GIS | C.GIS、 GPS | D.RS 、GPS |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下图示意封闭式和开放式小区交通路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建开放式小区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城市经济活力 |
B.促进文化交流包容 |
C.优化交通路网布局 |
D.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
A.浪费土地资源 | B.增大交通压力 | C.减少公共绿地 | D.加剧安全隐患 |
旧水坑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改革开放后,村集体和村民兴建工厂、引进外资,自发地推动村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成为广州为数不多的“亿元村”之一。下图为旧水坑村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中可推测该村
A.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 | B.人口就业结构明显变化 |
C.耕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 | D.居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A.抬高企业准入门槛,加快产业升级 | B.整合耕地资源,发展经济作物种植 |
C.迁出部分污染企业,保护生态环境 | D.保持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民俗旅游 |
工业生产指数是相对指标,衡量制造业、矿业与公共事业的实质产出,衡量的基础是数量,而非金额。该指数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工业经济的景气状况和发展趋势。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表1:金砖五国工业生产指数(2000-2015)资料:中国国家统计局

表2:金砖五国城市化水平(2000-2010)资料: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单位:%
国家 | 2000 | 2005 | 2008 | 2009 | 2010 |
巴西 | 81.2 | 84.2 | 85.6 | 86 | 86.5 |
俄罗斯 | 73.4 | 72.9 | 72.8 | 72.8 | 72.8 |
印度 | 27.7 | 28.7 | 29.5 | 29.8 | 30.1 |
中国 | 36.22 | 42.99 | 47.0 | 48.3 | 49.9 |
南非 | 56.9 | 59.3 | 60.7 | 61.2 | 61.7 |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关于金砖五国近几年的工业生产指数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是
A.俄罗斯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城市化水平的稳定提升 |
B.印度工业发展速度是五个国家中是最快的,但是城市化水平却最低 |
C.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提升 |
D.南非城市化水平上升幅度较大与其工业发展水平持续稳步提高有关 |
A.巴西城市化水平跟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
B.巴西的过度城市化,使得城市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
C.解决巴西城市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进一步提高城市化,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
D.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的雨林,为建设新城市腾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