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吉林省2000—2017年总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0—2015年该省总人口的变化主要依靠
A.人口迁入B.人口迁出C.人口自然增长D.国际移民
【小题2】2015—2017年,该省总人口的变化有利于当地
A.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B.农业规模化发展
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D.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植被D.河流
【小题2】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
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C.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
D.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小题3】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有(  )
①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加快农业现代化 
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图甲 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口(单位:万人2000年)

图乙 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相互关系模式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人量最大的是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地区与_______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_地区与_______地区向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人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加快了发展速度,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不到全国平均的1/5,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农村人口迁移比例很高。下图示意宁夏南部山区1980-2015年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
A.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B.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
C.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D.土层浅薄贫瘠,作物无法生存
【小题2】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判断不正确的是
A.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政府统一规划
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价值较高
C.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粮食单产提高
D.薯类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政策
【小题3】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高迁移率对当地的影响是
A.降低老龄化水平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乏力
C.大量耕地被撂荒D.加剧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④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人或迁出的方向),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大洲画线连接。
A 大洋洲
B 非洲
C 欧洲
D 拉丁美洲
(3)C地区“二战”后仍以人口迁出为主,这对于缓和该地区    有一定好处,但也往往造成 ;D地区“二战”后成为人口迁人区的主要原因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部地区在我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洪武时期湖北地区移民的迁入迁出分布示意图

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认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区,而“湖广填四川”几乎是与“江西填湖广”同时发生的。
……江西在元末属于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即使在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其残余势力仍然对明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江西地区长期遭受着明朝统治者的“重赋”待遇。
材料二  ……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我们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我们已经有22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随着我们国家最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们又看到了中国部地区加快复兴的前景……回往过去30年……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资源都在流明。……打开国门之后,资本、技术、投资、贸易机会、人才各种要素向哪里转移?中国的沿海区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环渤海。我们今天中国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城市差不多的场景。过去五年一个非常清晰的现象是若干资源要素开始向中国内陆转移。画一路线图的话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地区……
——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商业文明与城市变迁》(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 多年来,中部成为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持的边缘化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2001年,全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首次出现东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针对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1)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洪武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积极意义。
(2)九江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分析其成为米市和茶市的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各省人口迁出数”图和 “各省人口迁入数”图,

完成下列小题。

各省人口迁出数 各省人口迁入数
【小题1】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3个省区和人口净迁出最多的3个省区分别是
A.新疆、山东、北京,四川、贵州、河南B.山东、福建、海南,安徽、四川、江西
C.广东、浙江、上海,四川、湖南、安徽D.上海、新疆、福建,四川、贵州、江西
【小题2】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导致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经济C.交通D.国家政策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