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最大 |
C.劳动力严重不足 | D.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
由于经济增长结构、外来人口变动等多方面原因,沿海各省份人口总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根据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2000——2010年十年来浙江人口发展和变动态势与沿海经济发达的一些省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浙江省有别于其他省市人口变动的一些显著特点。
材料一 部分沿海省市2000年到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单位%)
| 常住人口 | 户籍人口 | 外来人口 |
上海 | 3.3 | 0.7 | 11.1 |
江苏 | 0.6 | 0.5 | 11.3 |
浙江 | 1.5 | 0.5 | 12.4 |
材料二 部分沿海省市平均受教育年限及部分沿海省市外来人口(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表
| 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201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2010年外来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全国 | 7.62 | 8.76 | 9.61 |
上海 | 9.30 | 10.50 | 9.81 |
江苏 | 7.85 | 9.08 | 9.37 |
浙江 | 7.46 | 8.57 | 8.59 |
材料三 2010年全国和部分沿海省市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构成图

(注:加工制造业包括纺织化纤、服装鞋帽、轻工食品。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述浙江省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2)分析浙江省的人口发展特征对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正负效应。
(3)针对浙江省人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分析其可以采取的主要对策。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 B.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 |
C.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 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
A.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 | B.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
C.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 | D.严重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 |
A.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出生率降低 | B.环境污染少,人均寿命长 |
C.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死亡率降低 | D.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
“空屋”是指长时间无人居住和打理的闲置房屋。过去,日本的空屋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现在,即便在东京等大城市,空屋也越来越多。2013年,日本境内“空屋”达820万所。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空屋银行”政策,以低价甚至免费形式鼓励人们入住乡镇空置房屋,但限定单身者年龄须在40岁以下或有家庭的人士须至少有一名18岁以下的成员方可申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过去,日本的“空屋”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本国人口迁往国外 | B.人口死亡率升高 |
C.逆城市化现象严重 | D.城市化水平提高 |
A.就业率 | B.老龄化 | C.房价 | D.环境 |
A.控制逆城市化规模 | B.限制乡镇人口数量 |
C.保证迁入人口素质 | D.保障乡镇持续繁荣 |

【小题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 | B.生育观念 | C.产业结构 | D.自然灾害 |
A.北美 | B.西亚 | C.西欧 | D.南美 |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 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
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 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

【小题1】2000年到2005年,上海外来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区域是
A.西、南部郊区 | B.中心城区 | C.东、北部郊区 | D.东南部郊区 |
A.农业发展 | B.服务业发展 | C.高新产业集聚 | D.旅游业发展 |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近年 来,美国人口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移民增加以及移民生育子女的增加。美国现行的一些人口措施,旨在使人口 增长受到一定控制,最终使人口达到静止目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自然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政治因素 | D.家庭因素 |
A.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相当 |
B.X3 年龄段内随年龄增长人口迁移率稳步下降 |
C.X1与X2年龄段之间具有相关性,子女随父母迁移 |
D.X1与X3年龄段人口主要为留守儿童和老人 |
A.X1 | B.X2 | C.X3 | D.X1与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