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预计2014年末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3.68亿左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人口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图中所示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小题1】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
B.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 |
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 |
D.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 |
A.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多 | B.人口老龄化 |
C.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 D.劳动力缺乏 |
读“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中国()
【小题2】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

【小题1】图中反映出中国()
A.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 B.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 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
B.人口增长为“现代型”模式 |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
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
图1为近十年北京市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影响外来人口迁入北京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人口快速增长对北京市的影响是()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
B.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上升 |
D.人口迁入量明显上升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生态环境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 |
A.导致城市化水平降低 |
B.缓解城市化问题 |
C.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
D.增加劳动人口数量 |
2014春运客流量超36亿人次。拥挤、抢票、旅途、思乡……是这场人口大迁移的关键词。人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20l4年1月26日(农历腊月26)上午l0点的百度数据,在迁入成都的l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占了249个。从成都迁出的l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数据表明这一时段从成都迁出的人口较迁入成都的人口还多了近l00人。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春运问题反映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解决我国春运难的根本措施应该是()
【小题1】据20l4年1月26日(农历腊月26)上午l0点的百度数据,在迁入成都的l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占了249个。从成都迁出的l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数据表明这一时段从成都迁出的人口较迁入成都的人口还多了近l00人。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 |
B.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在家过年习俗逐渐淡化 |
D.我国成都至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
A.加快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 |
B.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人口的城市化,使更多的农民工有条件在城市居住 |
C.加大商品房的建设,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商品房建设 |
D.延长春节假期,错开放假时问 |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市人口迁移数据,据表可判断( )
年份 | 2000 | 2010 | ||
迁移率 | 迁入率 | 迁出率 | 迁入率 | 迁出率 |
北京 | 28.75 | 2.65 | 41.65 | 4.39 |
河北 | 2.33 | 2.64 | 2.63 | 5.73 |
上海 | 27.45 | 2.06 | 43.79 | 3.56 |
安徽 | 1.11 | 10.02 | 3.10 | 20.80 |
广东 | 28.57 | 1.09 | 28.71 | 3.33 |
广西 | 1.38 | 8.84 | 2.75 | 12.93 |
A.各省、区、市均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
B.省际人口流动规模呈扩大趋势 |
C.上海对外地人口吸引力在减弱 |
D.人口迁移加剧广东老龄化进程 |
下图为我国两省区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导致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小题2】导致两省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因素为( )
【小题3】有关两省区人口流动趋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省区人口稀疏,为净流入区
②甲省区劳动力富裕,为净流出区
③乙省区人口稠密,为净流出区
④乙省区劳动力短缺,为净流入区

【小题1】导致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A.地理位置 | B.气候 | C.水资源 | D.地形 |
A.计划生育政策 | B.经济发展水平 |
C.人口流动 | D.自然资源 |
①甲省区人口稀疏,为净流入区
②甲省区劳动力富裕,为净流出区
③乙省区人口稠密,为净流出区
④乙省区劳动力短缺,为净流入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下图是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安徽省第六次(2010年)与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对比表格。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安徽省目前存在的最严重的人口问题并分析原因。(8分)
(3)指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名称,分析城市化高于他城市的原因。(10分)
材料一:下图是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安徽省第六次(2010年)与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对比表格。
年份 | 常住人口(万) | 户籍人口(万) | 0~14岁 (%) | 15~64岁 (%) | 65岁及其以上(%) | 城镇人口(万) |
2010 | 5950.1 | 6862.0 | 17.98 | 71.84 | 10.18 | 2559.1 |
2000 | 5986.0 | 6245.3 | 25.52 | 67.03 | 7.45 | 1664.7 |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安徽省目前存在的最严重的人口问题并分析原因。(8分)
(3)指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名称,分析城市化高于他城市的原因。(10分)
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搬迁移居活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题。

【小题1】X1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X1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 |
A.我国在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 |
B.美国X3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 |
C.我国X2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南部地区迁往北部地区 |
D.我国X1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 |
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份是()
【小题2】2009年安徽省常住人口负增长率的原因是()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常住人口增长率(‰) |
江苏 | 9.6 | 7.0 | 6.2 |
广东 | 11.8 | 4.5 | 11.7 |
安徽 | 13.7 | 6.6 | -0.65 |
贵州 | 12.8 | 6.4 | 1.32 |
【小题1】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份是()
A.江苏 | B.广东 | C.安徽 | D.贵州 |
A.出生率低 | B.死亡率高 |
C.自然增长率低 | D.迁出人口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