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2000年的8811万到2015年14386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96%上升为105%。
材料二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材料三 2014-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情况表。

(1)说出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
(3)指出2015年预期出生人口和实际出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测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2000年的8811万到2015年14386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96%上升为105%。
材料二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材料三 2014-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情况表。

(1)说出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
(3)指出2015年预期出生人口和实际出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测其形成的原因。
读某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3~15题。

【小题1】该国总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小题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可能是()
【小题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小题1】该国总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的末期 | B.② 的早期 |
C.③的末期 | D.④的末期 |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新加坡 |
A.I | B.I和Ⅱ | C.Ⅱ | D.Ⅲ |
读下面美国人口构成情况图,完成 下面小题

【小题1】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 特点是( )
【小题2】美国人口构成对美国的积极影响是( )

【小题1】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 特点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 B.人口呈负增长 | C.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 | D.人口死亡率低 |
A.交通通达性提高 | B.文化多样化 | C.劳动力数量减少 | D.自然活动空间增大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8年春运从2月1日起至3月12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图中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三 下图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

(1)春节前和春节后人口在城乡之间的主要流动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2可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8年春运从2月1日起至3月12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图中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三 下图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

(1)春节前和春节后人口在城乡之间的主要流动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2可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读 “人口增长模式与总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某国2009年出生率4.4‰,死亡率4.3‰,该国处于图中
【小题2】阶段Ⅱ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小题1】某国2009年出生率4.4‰,死亡率4.3‰,该国处于图中
A.阶段Ⅳ | B.阶段Ⅲ | C.阶段Ⅱ | D.阶段I |
A.缓慢下降 | B.缓慢增长 | C.迅速增长 | D.保持不变 |
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城市1982-2000年人口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城市有可能是

【小题1】关于该城市1982-2000年人口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率高,有大量青壮年迁入 | B.人口出生率升高,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
C.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死亡率升高 | D.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A.福州 | B.武汉 | C.深圳 | D.重庆 |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东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人口问题最显著的表现是低生育率和人口外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东三省人口生育率低的原因是
①传统文化影响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③自然条件恶劣④国营企业多,落实计生政策好
【小题2】东三省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分别是
【小题1】东三省人口生育率低的原因是
①传统文化影响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③自然条件恶劣④国营企业多,落实计生政策好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社会文化 新建综合性大学 |
B.自然环境 加大对北大荒的开发力度 |
C.政治 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
D.经济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解放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我国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下图为“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 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③抚养成本太高 ④育龄妇女人数少
【小题2】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6-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小题1】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 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③抚养成本太高 ④育龄妇女人数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外科医生 | B.家政护理人员 | C.建筑设计师 | D.中学老师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区两个地区的人口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小题2】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
【小题3】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小题1】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 B.土地面积 | C.地形 | D.水源 |
A.计划生育措施有力,出生率下降 | 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
C.人口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 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 |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