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非洲和欧洲某年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非洲与欧洲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非洲与欧洲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A.原始型、现代型 |
B.传统型、原始型 |
C.“低一低一低”模式、“高一低一高”模式 |
D.“高一低一高”模式、“低一低一低”模式 |
A.欧洲是因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自然增长率低 |
B.欧洲照此发展将出现劳动力过剩 |
C.非洲由于资源相当贫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
D.非洲的生产力水平比欧洲高,所以出生率高 |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时兴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我国某省老年人通常冬季到海南省居住,夏季再返回原地居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省最可能是
【小题2】该省老年人选择海南省作为冬季养老目的地,主要原因是海南省
【小题1】该省最可能是
A.广东 | B.云南 | C.安徽 | D.黑龙江 |
A.气候条件适宜 | B.土地资源丰富 |
C.社会保障健全 | D.城市化水平高 |
下图为“西亚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图反映出该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小题2】导致该国突出人口问题的因素是

【小题1】此图反映出该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过低 |
B.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 |
C.人口老龄化严重 |
D.人口素质低下 |
A.政局动荡 | B.生育观念 |
C.产业结构 | D.自然灾害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__%。
从城市化水平看,该地区属于_________ 国家,这类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原因是______。
(2)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

材料: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__%。
从城市化水平看,该地区属于_________ 国家,这类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原因是______。
(2)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
下图是丹麦人口近200年来的变化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丹麦人口再生产从甲到乙再到丙阶段历史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丙阶段后期丹麦人口死率比出生率高的原因是
【小题3】近年来,丹麦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直接的人口问题是

【小题1】丹麦人口再生产从甲到乙再到丙阶段历史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发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经济发展水平 | D.国家的政策变迁 |
A.自然灾害多 | B.人口老龄化 | C.总人口降低 | D.瘟疫蔓延快 |
A.劳动力不足 | B.人口老龄化 | C.人口素质低 | D.死亡率增高 |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移民。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xian,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之后,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9万余人,清朝初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入川,其中以湖广行省(今约湖南湖北)人口最多,移民迁徙到了重庆后又再往四川继续迁徙(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小题2】“湖广填四川”对四川盆地区域开发的影响主要是
【小题3】“湖广填四川”移民主要从水路而不是陆路进入四川盆地,其原因是

【小题1】“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A.战乱 | B.政策 | C.资源 | D.灾害 |
A.提供了开发的技术 | B.提供了开发的人口 |
C.开发了当地的矿产 | D.开发了当地的工业 |
A.入川陆路地形崎岖 | B.水路运输异常平稳 |
C.距离近,成本低廉 | D.距离远,水运安全 |
下图是澳门围海造陆形成的新城区(A、B、C)人口数量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规划围海造陆新区人口数量的主要考虑因素是
【小题2】为提高各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下列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小题1】规划围海造陆新区人口数量的主要考虑因素是
A.水资源 | B.交通便捷度 | C.新区面积 | D.科技水平 |
A.大力增加住宅面积,缩小绿地比例 |
B.增加居住建筑密度,提高人口容量 |
C.增加居住建筑高度,提高人口容量 |
D.建立便捷交通系统,促进内外交流 |
材料一 2017年11月10日上午,国家卫计委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八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了171万人。这是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使得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转化为新市民。
材料二 性别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人口学上对人类社会或国家中的男女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下表为我国今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1)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有利影响。
(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概述2006年到2011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
(4)说明性别比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材料二 性别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人口学上对人类社会或国家中的男女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下表为我国今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1)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有利影响。
(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概述2006年到2011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
(4)说明性别比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估算的部分数据表,回答下题。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数据显示1990-2010年间该地
【小题2】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小题1】图中数据显示1990-2010年间该地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率先下降后上升 |
B.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30-39岁年龄段为主 |
C.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男性劳动力 |
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
A.收入 | B.交通 | C.宗教 | D.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