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从地区看,______________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______________的妇女,随着妇女______________的提高,生育的子女数越来越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居住在______________发达地区的妇女。
(2)从图中推理得出:①______________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极小的;②_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_程度等社会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很大;③提高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的妇女的______________程度是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当务之急。

(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从地区看,______________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______________的妇女,随着妇女______________的提高,生育的子女数越来越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居住在______________发达地区的妇女。
(2)从图中推理得出:①______________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极小的;②_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_程度等社会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很大;③提高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的妇女的______________程度是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当务之急。
下列移民不属于推力导致人口移动的是( )
A.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当地居民外迁 |
B.中国修建三峡工程,库区人口向外迁移 |
C.西部大开发使我国很多人迁往西部地区 |
D.中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一些人被迫迁移 |
2016年是实施“全面二孩”,也是实施“单独二孩”的第三年。根据国家统计局1‰抽样调查数据,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生育水平比上年提升了1.7%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来我国连续调整了生育政策,说明目前我国
【小题2】“全面二孩”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 ④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小题1】近年来我国连续调整了生育政策,说明目前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总数减少 |
B.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零,每年净增人口少 |
C.人口出生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较低水平 |
D.人口死亡率偏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 ④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图3是“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A-T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Burden) P—人口(Population))A—消费程度(Affluence)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小题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环境负担”公式:EB=P+A-T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Burden) P—人口(Population))A—消费程度(Affluence)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 B.总人口数在增加 |
C.人均耕地在减少 |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
A.提高人均粮食消费水平 | B.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
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省行政户籍的人口。下表是我国东南某省2000-2015年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省2000¬-2010年人口数量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小题2】据表推测,2010-2015年间该省的人口

【小题1】影响该省2000¬-2010年人口数量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A.生育政策 | B.养老保障制度 | C.工业发展 | D.气候条件 |
A.接近环境人口容量 | B.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
C.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 D.净迁入人口为负值 |
2014年7月27日,菲律宾人口达到1亿,从而成为世界第12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如图为菲律宾2014年人口统计数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菲律宾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菲律宾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菲律宾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慢 |
B.仍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
C.人口年龄构成较年轻,增长速度快 |
D.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 |
A.人口增长快,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 | B.劳动力充足,有利于高科技工业发展 |
C.人口数量多,社会保障和养老负担重 | D.就业压力大,海外移民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措施 |
读“2015年A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小题1】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 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
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人口净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差/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下图为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 B.资源状况 | C.国家政策 | D.交通条件 |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 B.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C.环境污染严重 | D.限制人口迁入 |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发展状况而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人口政策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新中国刚成立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那时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读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次婴儿潮相比
【小题2】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0年尤其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①人口惯性 ②单独二孩政策实施 ③经济快速发展 ④医疗条件极大改善

【小题1】三次婴儿潮相比
A.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 |
B.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
C.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是因为育龄妇女人数少 |
D.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 |
①人口惯性 ②单独二孩政策实施 ③经济快速发展 ④医疗条件极大改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