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15——64岁)之间的比率。表1为江苏省人口数据统计表(部分)。读表1,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0~2015年,江苏省
【小题2】针对上题中出现的问题,江苏省应

【小题1】2000~2015年,江苏省
A.人口增长加速 | B.抚养比持续下降 |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D.家庭户数明显减少 |
A.控制外来人口迁入 | B.实行提前退休政策 |
C.积极提倡晚婚少育 | D.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題。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少数民族众多。根据2016年5月的数据统计,贵州省跨省外出务工人员达609.38万人。

(1)说出贵州省所在的地形区以及主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贵州省高速公路与铁路造价较高的原因。
(2)分析贵州省存在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少数民族众多。根据2016年5月的数据统计,贵州省跨省外出务工人员达609.38万人。

(1)说出贵州省所在的地形区以及主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贵州省高速公路与铁路造价较高的原因。
(2)分析贵州省存在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小题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小题3】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A.气候适宜 |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D.人口素质较高 |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
C.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与甲国相同的情况 |
D.老年人口比率乙国高于甲国 |
木桶效应,即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对日本而言,矿产资源就是木桶的短板,但是日本的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A.气候条件好 | B.日本科技水平高 |
C.日本对外开放程度高 | D.日本人口素质较高 |
A.上海——科技水平 | B.河北——气候资源 |
C.黑龙江——土地资源 | D.新疆——水资源 |
读下面“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D表示 。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变化/稳定)的。
⑵图中A因素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则它表示的是 。
⑶图中B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则B表示的是 因素。
⑷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如其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由此判断C要素为 。

⑴图中D表示 。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变化/稳定)的。
⑵图中A因素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则它表示的是 。
⑶图中B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则B表示的是 因素。
⑷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如其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由此判断C要素为 。
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I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
【小题2】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I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
A.原始型低增长阶段 | B.传统型加速增长阶段 |
C.传统型增长减缓阶段 | D.现代型低速增长阶段 |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I |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II |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III |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IV |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小题2】通过人口普查发现,该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
C.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D.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A.人民的生活水平高,营养好 | B.女性比例高,寿命长 |
C.人口结构年轻 | D.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高 |
2014年3月3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公布《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并于当日开始施行。这也意味着福建省正式施行“单独两孩”政策。读“1980~2007年福建省人口自然变动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2007年我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小题3】【小题4】我省“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不会造成的影响是

【小题1】【小题2】2007年我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 | B.传统型 |
C.现代型 | D.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
A.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 | B.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有所缓解 |
C.未来对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 | D.未来人口规模迅速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