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首份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087亿,比2000年增长9.7%。
材料二 下图为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三 下图为美国本土略图。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发展特点。
(2)概述近三十多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材料一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首份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087亿,比2000年增长9.7%。
材料二 下图为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三 下图为美国本土略图。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发展特点。
(2)概述近三十多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读世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小题2】2005年之后

【小题1】关于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A.与发达国家相比,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出生率下降更快 |
B.与发达国家相比,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始终高 |
C.图示时间内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
D.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
A.发达国家总人口将趋于减少 |
B.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将进一步下降 |
C.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 |
D.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将继续增长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对少数民族要求相对宽松,对农村人口实行有条件的二孩政策,而对在职职工要求严格。随着我国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读反映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胡焕庸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胡焕庸线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二孩政策实施后,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增加幅度最大的区域是

【小题1】形成胡焕庸线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 B.经济 | C.气候 | D.技术 |
A.胡焕庸线以西 | B.胡焕庸线以东 |
C.西北地区 | D.东部沿海 |
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决定 ( )
A.人口的总数量 | B.人口的性别比例 |
C.人口的增长模式 | 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 (字母)。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模式。
(2)处于过渡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是____和 (填字母), 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该类国家或地区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3)D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 模式, 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该类国家或地区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图中的 (字母)模式。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 __________工作的而取得的。

(1)图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 (字母)。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模式。
(2)处于过渡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是____和 (填字母), 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该类国家或地区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3)D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 模式, 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该类国家或地区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图中的 (字母)模式。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 __________工作的而取得的。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个国家,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一般过程,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 )
【小题2】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先转变的是 ( )
【小题3】④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

【小题1】四个国家,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一般过程,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④②③ | D.③②①④ |
A.出生率 | B.死亡率 | C.自然增长率 | D.生育率 |
A.原始型 | B.稳定型 | C.传统型 | D.现代型 |
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M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
【小题2】关于N和M两类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正确的是 ( )

【小题1】M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A.N面临人口老龄化,M面临人口增长过快 |
B.N面临人口增长过快,M面临人口老龄化 |
C.N、M均为人口老龄化 |
D.N、M均为人口增长过快 |
阅读材料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材料二 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 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
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
(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
(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4)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材料一 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比较特征 | 第一代农民工 | 新生代农民工 | |
个人情况 | 文化特征家庭背景 | 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多子女家庭 | 初中及以上为主、独生子女或两孩家庭 |
就业情况 | 打工主要目的,工作期望,劳动供给决策 | 为家庭,求生存,能挣到比种田多的钱即可,绝对收入比较 | 为自己,追求生活质量,向往体面或接近市民的工作,相对剥削感较强 |
城市适应性 | 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外界的联系生活方式 | 较弱,多以同乡为主要交往对象,以口信、书信为主,信息量少,频率低,速度慢,与传统农民接近 | 较强,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融入城市,以电话、网络为主,信息量大,频率高,速度快,与现代市民接近 |
材料二 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 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
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
(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
(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4)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为了解目前我国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某机构对已婚无子女或有一个子女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下图为该机构调查结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北京、河南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 )
【小题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可能影响主要有( )

【小题1】造成北京、河南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作压力大 |
B.政治、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
C.福利、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完善 |
D.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 |
A.人口数量减小 | B.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
C.劳动力供给增加 | D.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 |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小题1】【小题2】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
【小题3】【小题4】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

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小题1】【小题2】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
A.2020年 | B.2075年 | C.2060年 | D.2045年 |
A.减少老龄人口数量 | B.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
C.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 D.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