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第(4)种人口增长模式,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 )
【小题3】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
A.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 | B.生活质量的下降 |
C.出生率的下降 | D.人口的老龄化 |
A.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第(1)种人口增长模式阶段 |
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第(2)种人口增长模式阶段 |
C.目前,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第(4)种人口增长模式阶段 |
D.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第(4)种人口增长模式阶段 |
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处于上图中的( )
【小题2】该国1975~2005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小题3】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小题1】该国处于上图中的( )
A.阶段Ⅰ | B.阶段Ⅱ | C.阶段Ⅲ | D.阶段Ⅳ |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 B.劳动力严重不足 |
C.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大 | D.人口总量大 |
老年人照料负担比是指某地人口中的老年照料需求者与老年人照料者之间的比值,反映老年人生活照料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通常计算如下:老年人照料负担比=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0岁至64岁人口×100。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5年老年人照料负担比低于1990年代末,分析其原因是
【小题2】下列有助于降低我国未来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的措施是

【小题1】2015年老年人照料负担比低于1990年代末,分析其原因是
A.7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 B.70岁以上人口比重减少 |
C.50岁至64岁人口比重增加 | D.50岁至64岁人口比重减少 |
A.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B.延缓退休年龄 |
C.放开二胎政策 | D.合理布局老年公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发达国家总体上人口的死亡率高于人口的出生率 |
B.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属于“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 |
C.欧洲国家由于营养好,肥胖人口较多,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
D.北美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
下图为我国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迁入率空间格局图(人口迁入率=迁入人口数量/区域总人口数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各省份的人口迁入规律主要表现为
【小题2】影响西藏与浙江人口迁移率的因素主要是

【小题1】我国各省份的人口迁入规律主要表现为
A.中部省份迁入率总体上高于西部省份 |
B.南方省份迁入率总体上低于北方省份 |
C.发达省份迁入率高于落后省份 |
D.东北地区迁入率低于珠三角地区 |
A.旅游、教育 | B.政策、经济 |
C.宗教、资源 | D.交通、气候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_____________为标准来划分的。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4)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_____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____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

(1)若图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_____________为标准来划分的。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4)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_____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____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
2013年3月16日,为期40天的2013年春运大幕落下。全国公路、水路、民航、铁路运送旅客总量超过了34亿人次。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分别为
【小题2】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分别为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人口老龄化 | D.婚姻家庭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
D.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理论界将人口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下图示意1950—2050年中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中我国人口机会窗口可能为

图中我国人口机会窗口可能为
A.1980—2015 | B.1990—2030年 | C.2000—2040年 | D.2005—2045年 |
据2016年1月26日(农历腊月26)上午10点数据:在迁入成都的1 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占了249个;从成都迁出的1 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逆向春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造成“逆向春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 |
B.春节期间北京旅游活动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在家过年习俗逐渐淡化 |
D.我国成都至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
A.传统观念 | B.经济 | C.教育 | D.交通 |
人口机会窗口期间,我国
A.老龄化加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 B.利于人口迁入,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
C.生育率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失衡 | D.社会负担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