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州有关规定,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环境人口容量 |
B.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成正比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某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图中( )


A.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
B.乙国人口增长为过渡模式 |
C.丙国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
D.丁国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 |
河北省燕郊距离北京市区35km,每天有30万居民白天到北京上班,夜晚回到燕郊,呈现“钟摆式”的移动。与上述现象形成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污染 | B.逆城市化 | C.产业转移 | D.房价差异 |
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③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③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面是北欧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情况,近年来人口死亡率有所升高,接近1930年的水平。结合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上述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近年来该国人口死亡率和1930年相似,主要是因为( )

【小题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上述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计划生育政策 |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C.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D.生育观念的改变 |
A.瘟疫流行 | B.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 C.社会保障水平低 | D.人口老龄化 |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这是继 “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后,短期内可能( )
【小题2】“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预期的新生人口增长,其原因主要有( )
①生育观念转变 ②抚养成本上升 ③医疗卫生条件改进 ④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后,短期内可能( )
A.缓解劳动力短缺局面 | B.影响劳动力职业构成 |
C.加重毕业生就业压力 | D.降低家庭养老负担 |
①生育观念转变 ②抚养成本上升 ③医疗卫生条件改进 ④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图分别为某年因务工经商的分年龄、性别的人口迁移率统计图和该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 ( )
【小题2】人口流动的年龄和就业特征揭示( )

【小题1】图中反映 ( )
A.男性迁移率一直高于女性迁移率 | B.跨省女性较省内流动女性商业服务业就业比率高 |
C.农林牧渔水利业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就业率 | D.女性迁移率较男性迁移率提前达到峰值 |
A.男性迁移率变化受婚育、家庭等文化因素影响 |
B.女性迁移率变化中就业、收入是决定性因素 |
C.城乡就业岗位的不同,影响男、女性迁移类型和数量的变化 |
D.绝大多数行业女性省内就业率低于省外就业率 |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末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约2021年出现“人口零增长”的省区省会是
【小题2】图中约2026年出现“人口零增长”的省区简称是
【小题3】上海和贵州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明显不同,其直接原因主要是
【小题4】如果按常住人口统计,上海人口的增长率与贵州差别并不大,这说明两省区

【小题1】图中约2021年出现“人口零增长”的省区省会是
A.沈阳 | B.杭州 | C.武汉 | D.济南 |
A.蜀 | B.豫 | C.晋 | D.秦 |
A.贵州人口死亡率很高 | B.贵州人口大量迁出 |
C.上海人口出生率很低 | D.上海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小 |
A.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同 | B.人口迁移特点相同 |
C.人口容量相同 | D.机械增长特点明显不同 |
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明显影响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
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
C.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
D.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
A.人口老龄化速度 | B.劳动力的规模 |
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 | D.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材料三: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3.397亿人,图中“*”表示此时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
(3) 据材料三,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面临最主要人口问题并提出缓解措施。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材料三: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3.397亿人,图中“*”表示此时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
(3) 据材料三,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面临最主要人口问题并提出缓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