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790~2000年某国乡村和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
【小题2】该国位于( )

【小题1】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
A.大幅提高 | B.持续提高 | C.大幅下降 | D.持续下降 |
A.亚洲 | B.欧洲 | C.北美洲 | D.拉丁美洲 |
2016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8.92%,其中乡村为10.06%。中国加速老龄化的同时,男女性别比也出现问题。下图为1965-2012年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注:性别比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
【小题1】导致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1965-2012年间,对我国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小题3】下列措施中,对上述人口问题均有缓解作用的是

(注:性别比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
【小题1】导致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老年人返乡养老 | B.乡村的人均寿命较高 |
C.城镇人口出生率降低 | D.乡村青壮年进城务工 |
A.城市经济水平 | B.计划生育政策 |
C.胎儿性别鉴定 | D.传统生育观念 |
A.加快城市化建设 | B.全面实施二胎政策 |
C.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 D.减少人口区际迁移 |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高原与山地;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西部发达地区。读“某年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围”,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自然原因是
【小题2】俄罗斯人口迁移的影响是

【小题1】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自然原因是
A.东部矿产资源丰富 | B.东部气候寒冷 |
C.西部土地资源丰富 | D.西部降水丰富 |
A.加剧了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的难度 | B.缓解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
C.加剧了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的难度 | D.缓解了东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
下表为2010年和2016年的中国大陆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表中统计数据变化成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与2010年相比,2016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导致

【小题1】对表中统计数据变化成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人口增长较多是人口基数大造成的 |
B.2016年0~14岁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受政策的影响 |
C.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主要是人口迁移造成的 |
D.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与人均寿命延长有关 |
A.城市入学压力减轻 | B.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增加 |
C.青壮年劳动力负担加重 | D.养老负担减轻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财经日报报道,生育率全国排倒数,老龄化严重,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东北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危机问题,东北振兴可能受阻。从增长速度看,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0.5%的一丰,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从人口流向看,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
(1)指出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
(2)说出人口大量外流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3)说明东北地区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的原因。
材料:财经日报报道,生育率全国排倒数,老龄化严重,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东北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危机问题,东北振兴可能受阻。从增长速度看,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0.5%的一丰,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从人口流向看,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
(1)指出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
(2)说出人口大量外流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3)说明东北地区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的原因。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或外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读“2013~2016年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及农民工总量增速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
【小题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总量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小题1】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
A.农民工老龄化 | B.农民工总数增加 |
C.农民工就业距离缩短 | D.农村人口比重有上升趋势 |
A.城市化 | B.逆城市化 | C.再城市化 | D.候鸟养老模式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婚俗的影响 |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C.仅仅是一种意识观念 |
D.人口死亡率太高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