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米,夏季凉爽宜人,被誉为“夏都”。2011年西宁市常住人口为222. 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 4%。出生率为1.09%,死亡率为0.54%,65岁以上人口占7. 52%,下表为2011年西宁市不同因素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材料推测,西宁市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
【小题2】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
【小题3】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丰富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小题1】依据材料推测,西宁市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
A.劳动力过剩 | B.自然增长率上升 |
C.人口出生率较高 | D.人口老龄化加重 |
A.城市建设用地 | B.人均居住用地 |
C.人均绿地面积 | D.水资源 |
①资源丰富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示意我国两个主要人口流出省及其影响关系圈的空间分布,其中线条指向其人口主要流入的省区,线条数值表示占流入省区流入人口的比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省分别为( )
【小题2】与甲省相比,乙省( )

【小题1】甲、乙两省分别为( )
A.新疆、辽宁 | B.河南、四川 |
C.吉林、江苏 | D.宁夏、海南 |
A.影响范围大,影响强度小 | B.影响范围大,影响强度大 |
C.影响范围小,影响强度小 | D.影响范围小,影响强度大 |
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广东有四个城市位列前五,其中东莞当选最“空”城市。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东莞当选最“空”城市是因为(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工资水平高 ③气候环境优美 ④就业机会多
【小题2】江西省因最“拼”而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小题1】影响东莞当选最“空”城市是因为(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工资水平高 ③气候环境优美 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人地矛盾加剧 | B.人口老龄化加剧 |
C.就业压力加重 | D.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
深圳从1980年的3万多人口,到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 000万,有关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由于该市工业快速发展 ②反映该市的出生率持续升高
③使城市用地类型趋于单一 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①主要由于该市工业快速发展 ②反映该市的出生率持续升高
③使城市用地类型趋于单一 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人口平均寿命较低的类型和目前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分别是 ( )
【小题3】从20世纪50年代起,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对应图中的( )阶段。

【小题1】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
B.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中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
C.传统型和过渡型的最重要区别是出生率的差异 |
D.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
A.甲和丙 | B.乙和丙 | C.丁和乙 | D.甲和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人口迁移率是某地一定时期人口迁入、迁出的数量与同期平均人口数量之比。下表为浙江省三个时段人口迁移数据表及2005~2010年浙江省迁入人口特征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浙江人口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人口的迁入对浙江省的主要影响是


【小题1】导致浙江人口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条件和空气质量 |
B.子女教育和租房价格 |
C.经济环境和福利待遇 |
D.国家政策和风俗习惯 |
A.增大了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 |
B.提高了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 |
C.增加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 |
D.缓解了浙江省道路交通拥堵 |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国家中,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型的是
【小题2】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小题1】下列国家中,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型的是
A.印度 | B.巴西 | C.埃及 | D.德国 |
A.清洁生产 | B.围湖造田 | C.过度放牧 | D.滥伐森林 |
下图中图甲为世界某国地形、河流示意图,图乙为该国A地附近沿海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该国人口超过10亿,自然增长率为1.4%左右。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是其所在大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试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原因。
(2)A 地沿海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评价A地沿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3)判断该国人口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该国是其所在大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试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原因。
(2)A 地沿海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评价A地沿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3)判断该国人口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与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 )
【小题2】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为( )

【小题1】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 )
A.青海 | B.甘肃 | C.陕西 | D.山西 |
A.四川 | B.宁夏 | C.河南 | D.内蒙古 |
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口(包括实际在住和流出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各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老龄化差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小题2】下列省份中,流入上海市人口最多的可能是( )
【小题1】对各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老龄化差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自然增长率 | B.死亡率 |
C.出生率 | D.人口流动 |
A.安徽 | B.重庆 |
C.福建 | D.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