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业为主。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上海市人口倒挂区( )
A.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 B.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
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 D.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 B.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 |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 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
图示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小题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在2014年6月首次明确设定了“50年后维持人口1亿人的人口目标。下表为日本人口统计及未来人口推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 社会负担减轻
B.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 社会负担减轻
C.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 社会负担加重
D.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 社会负担加重
【小题2】日本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①人口老龄化 ②人口少子化 ③低死亡率 ④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题文)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 330万流动人口,最终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1)结合材料一、三、四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业。
(3)评价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 330万流动人口,最终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1)结合材料一、三、四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业。
(3)评价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小题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小题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年 | B.2008年 | C.2009年 | D.2010年 |
A.基本稳定 | B.先增后减 | C.时增时减,波动上升 | D.逐年增加 |
读我国2006-2011年人口数据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小题2】2006-2011年间,我国人口增长的特征是

【小题1】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 |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A.出生率相对稳定 | B.死亡率逐年下降 |
C.人口总数先增后减 | D.少年儿童比重上升 |
我国20~29岁的劳动力由1990年的2.33亿减少到2005年的1.65亿。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化 | B.出生率下降 | C.人口移出 | D.死亡率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