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我国人口增加7390万人,比1990—2000年减少了约5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
【小题2】图中反映出,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
①人口增长势头过快 ②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③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④人口性别比失调

【小题1】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我国人口增加7390万人,比1990—2000年减少了约5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
A.“高—高—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C.“低—低—低”模式 | D.“低—高—低”模式 |
①人口增长势头过快 ②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③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④人口性别比失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表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迁入地 迁出地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合计(%) |
东部 | 14.46 | 3.69 | 3.09 | 21.24 |
中部 | 34.36 | 3.30 | 3.53 | 41.19 |
西部 | 27.60 | 2.62 | 7.35 | 37.57 |
合计(%) | 76.42 | 9.61 | 13.97 | 100.00 |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 人多地少 |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 矿产资源的开发 |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 自然条件的差异 |
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在A、B、 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3)分析图1和图2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 和 等。
(4)图3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在A、B、 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A.非洲 | B.亚洲 | C.欧洲 | D.北美洲 |
(4)图3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2016·靖江六校联考)据2015年9月8日《联合早报》报道,因中东地区战乱,2015年以来,通过西巴尔干路线以及希腊东部的东地中海路线进入欧盟各国的中东难民较往年增长了10倍,并多为过境难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这次人口大规模迁入欧盟各国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大量人口迁入欧盟国家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引起这次人口大规模迁入欧盟各国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社会文化因素 | 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
A.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 B.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C.增加了公共设施负担 | D.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 |
下图为2013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净流出和净流入的有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图示人口迁移状况,对四川的影响主要是

【小题1】影响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便捷程度 | B.经济发展水平 | C.环境人口容量 | D.资源丰歉程度 |
A.环保压力增加 | B.人口失业率上升 | C.对外交流加强 | D.城市人口减少 |
读“我国某两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表中信息直接可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
【小题2】2011年夏季乙省某城市多次出现严重内涝现象。它的形成与下列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小题1】由表中信息直接可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
A.城市化水平更高 | B.人口素质更高 |
C.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 D.人口合理容量更大 |
A.城市空气中尘埃多,增加暴雨形成几率 |
B.城市人工绿地面积增多,使地下水位上升 |
C.城市“热岛效应”,使大气对流运动增强 |
D.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渗能力弱 |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全会宣布全面放开二胎。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我国全面放并二胎生育的直接原因是
【小题2】全面放开二胎生育的政策首先影响
【小题1】目前,我国全面放并二胎生育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上升 | B.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
C.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 D.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增速放缓 |
A.养老等社会服务产业 | B.文化教育产业 |
C.妇幼保健产业 | D.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小题2】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小题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 | 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 |
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 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
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 | 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 |
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 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 |
(2016·海州质检)读“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移民规划示意图”(圆圈大小和线条粗细代表人口迁移量的大小)和“宁夏农业区划图”,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南部自然环境恶劣,资源贫乏 |
B.北部水源充足,降水较为丰富 |
C.南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退耕 |
D.北部油气开发,劳动力需求多 |
(2016·镇江模拟)木桶定律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该定律适用于某地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测算。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某时期不同指标下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
指标 人口 |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 | 基于人均居住用地 | 基于可供水资源 | 基于生态环境 |
适宜人口(万) | 63.80 | 83.20 | 72.36 | 70.18 |
最大人口(万) | 106.20 | 113.40 | 210.35 | 106.33 |
A.可供水资源最为紧张 | B.人口合理容量是63.80万 |
C.环境承载力为210.35万 | D.人均居住用地最为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