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广东、北京等省市人口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有关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广东、北京等省市人口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条件好,人口死亡率高 |
B.生活水平高,人口出生率高 |
C.经济发展快,国内人口大量迁入务工、经商 |
D.坚持对外开放,外籍工人数量增多 |
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 B.低年龄组人口比重下降 |
C.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 D.男性人口比重上升 |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 和“城市化进程”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小题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小题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印度 |
A.I | B.I和Ⅱ | C.Ⅱ | D.Ⅲ |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统计数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
【小题2】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特点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

【小题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②、① |
A.①时期和④时期 | B.②时期和①时期 |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达到70亿,创下历史里程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世界人口自19世纪初以来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
【小题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不会造成( )

【小题1】世界人口自19世纪初以来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 | B.自然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 |
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 D.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 |
A.目前世界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
B.19世纪初以来世界每增加10亿人口的 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
C.世界各国人口随时间推移都会加速增长 |
D.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
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激增 | B.生态环境将会面临更大压力 |
C.世界粮食危机得以缓解 | D.部分国家养老和医保问题更加严重 |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的故事。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剧中山东人迁到东北的现象属于( )
【小题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小题1】剧中山东人迁到东北的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 B.国内人口迁移 | C.省内人口迁移 | D.国际人口流动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
截止2015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达到56.1%,但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仅为39.9%,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栖”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缩小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与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差距的有效措施是
【小题1】“两栖”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 B.交通条件的改善 |
C.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影响 | D.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
A.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 B.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
C.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 D.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
下图为我国某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
【小题2】该地应该( )

【小题1】由图可知
A.计划生育导致青壮年比重降低 | B.大量青壮年向国外迁移 |
C.该地最有可能为上海市区 | 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 |
A.开放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B.鼓励人们进行性别选择,以平衡性别比 |
C.完善儿童教育设施,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
D.鼓励老年人向外迁移和自主创业 |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该国人口总量到达最多和最少时期为
【小题2】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小题1】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该国人口总量到达最多和最少时期为
A.②① | B.②④ | C.④① | D.④② |
A.Ⅰ | B.Ⅰ和Ⅱ | C.Ⅱ | D.Ⅲ |
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 ( )
A.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 | B.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
C.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 D.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