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人口的增长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人口结构正在向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这种不利的人口结构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材料二 山东省取消二胎时间间隔:符合条件的夫妇可自由选择二胎的生育时间。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修正案中取消了原定的“女方再育必须年满30岁”的规定。这样,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二胎的生育时间。
材料三 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曾被誉为“欧洲最拥堵国家之一”的英国2014年又因移民妈妈引发了新一波婴儿潮。据统计,201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有72.4万名新生儿,是1971年(即上一波婴儿潮末期)以来最多的一年。
(1)我国人口增长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山东省取消二胎时间间隔有哪些影响?
(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才能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4)英国出现婴儿潮是否说明其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了转变?为什么?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2~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
A.一直持续增长B.增速在不断减慢
C.增速在不断加快D.呈现波动增长
【小题2】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  )

①制造业 ②建筑业 ③家庭护理 ④食品服务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地区有京津唐、沪宁杭和珠三角,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耕地面积
C.水源丰歉
D.地形条件
【小题2】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
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指标是
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的文化水平C.人口的消费水平D.资源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B.1.6%C.4%D.3%
【小题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D.无法判断
【小题3】下列四国中,与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A.德国B.瑞典C.印度D.美国
【小题4】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问题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2014—202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人数(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我国高中阶段在校生数变化呈“V”型
B.到2018年,在校生数降到最低
C.2014—2015年期间,在校生人数下降幅度最大
D.预测时段内,在校生人数变化幅度可达1000万
【小题2】我国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出国留学人数增加B.学龄儿童数呈现下降
C.辍学、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D.教育成本的不断增加
【小题3】高中阶段在校生数量减少的直接影响是
A.社会劳动力短缺B.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C.教育及服务产业竞争加剧D.人口红利消失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1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l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2000万人,这些人()
A.主要来自于苏北前往苏南
B.主要来自于上海产业转移的人口迁入
C.主要来自于自然增长和外省区人口迁入
D.主要是本省人口的自然增长
【小题2】从l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解放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图8为“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
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③育龄妇女人数少
④抚养成本太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专家预计,爽约的第四次婴儿潮将有可能推迟至2016-2020年之间,理由不包括
A.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B.育龄妇女人数多
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D.生活水平提高
【小题3】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6-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A.中学老师
B.建筑设计师
C.外科医生
D.家政护理人员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4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4 912列,同比增加238列,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1亿人次,同比增加2 649.9万人次,增长11%。
材料二 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

(1)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龙江是我国迁出人口最多的省(区、市)
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区、市)
C.东北地区是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地区
D.经济发达地区无人口迁入淄博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3)请为解决民工“盲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