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带来的影响
【小题2】T2~T4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②城市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迁入城市的人口逐渐老龄化 ④城乡人口平均寿命差异加大

【小题1】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带来的影响
A.农村闲置土地增加 | B.城市人口死亡率增加 |
C.城市就业压力减轻 | D.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 |
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②城市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迁入城市的人口逐渐老龄化 ④城乡人口平均寿命差异加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当北方寒冬、雾霾袭来时,海南便是天堂。据海南省老龄办统计,全国各地到海南休闲、养生、养老的“候鸟老人”有110万人左右,使得养老机构成了热门生意。
(1)分析“候鸟老人”的涌入对海南地理环境的影响。
(1)分析“候鸟老人”的涌入对海南地理环境的影响。
图为2012年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 )

2012年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 )
A.自西向东逐渐增加 |
B.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
C.最小值分布在欧洲 |
D.与中国相邻地区为负增长 |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国家中
【小题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示国家中
A.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
B.乌干达男性年轻人口最多 |
C.2015年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
D.2050年伊朗人口平均年龄约为45岁 |
A.中位数增加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
B.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
C.年龄中位数随时间变化而减小 |
D.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
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小题2】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原因是()

【小题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出生率上升 | B.死亡率上升 |
C.出生率下降 | D.死亡率下降 |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及数量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城市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城市潜在的人口问题有()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劳动力缺乏 ③社会抚养负担加重 ④兵源严重不足

【小题1】关于该城市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 |
B.有极高的人口出生率 |
C.0~14岁人口为零增长 |
D.迁入该城市的人口多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劳动力缺乏 ③社会抚养负担加重 ④兵源严重不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读安徽省第六次(2010年)与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对比表格,完成问题。
(1)说明安徽省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以及作出此判断的依据。
(2)说明安徽省人口问题的成因,以及分析的依据。
年份 | 常住人 口(万) | 户籍人 口(万) | 0~14 岁 | 15~64 岁(%) | 65岁及 其以上 (%) | 城镇 人口 (万) |
2010 | 5950.1 | 6862.0 | 17.98 | 71.84 | 10.18 | 2559.1 |
2000 | 5986.0 | 6245.3 | 25.52 | 67.03 | 7.45 | 1664.7 |
(2)说明安徽省人口问题的成因,以及分析的依据。
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年份人口逐岁累计比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推断三个年份中
【小题2】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依次为

【小题1】据图可推断三个年份中
A.1年份人口出生率最低 |
B.2年份人口死亡率最高 |
C.3年份人口增长率最高 |
D.3年份人口抚养比最低 |
A.123 | B.213 |
C.312 | D.321 |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较城市高,其主要是因为
A.城市人口出生率高于乡村 |
B.乡村劳动力人口移向城市 |
C.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 |
D.城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