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读图可知,与南京相比,成都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


A.纬度更低 | B.山地阻挡冷空气 |
C.海拔更低 | D.受西南季风影响 |
北京时间 2016 年 1 月 20 日 23 时 27 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大寒时节,“应景”的西伯利亚寒潮南下,冷得大家措手不及、叫苦不迭。从中央气象台的消息可以看到,20-23 日,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将有大到暴雪, 湖南、贵州等有冻雨。下列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冷空气就是寒潮 |
B.寒潮通常带来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
C.“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可能与寒潮是天然“杀虫剂”有关 |
D.寒潮不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
(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
(4)推测我国最容易出现冰雾的省份和月份。
冰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晶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冰雾是辐射冷却雾,气温日变化直接影响冰雾的日变化,日落后降温,低于-40℃的温度出现越早,冰雾出现也越早,当相对湿度在55%~65%时,就会出现冰雾。但不是每次气温低于-40℃都会出现冰雾,如有降雪,风速较大时也不能形成。冰雾出现后一般不会间断,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日出后浅薄的冰雾容易消散,但在-45℃以下出现强浓雾时,冰晶长得很大,既使太阳升起,也不会立即消散,直到冰晶体自然降落才趋于消散。(注:空气中含水量一定时,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低)
(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
(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
(4)推测我国最容易出现冰雾的省份和月份。
根据含水状态,可将降雪分为干雪和湿雪两大类。干雪含水少,黏性小;湿雪含水多,黏性大。2017年的冬天,我国多地“贫雪”。“2018年伊始,天气局势就有了大变化。我国中东部迎来今冬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雨雪天气。”
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2017年京津冀大部分地区“求雪失败”的原因是( )
A.副高控制 | B.暖空气干燥,水汽不足 |
C.高大山脉背风坡 | D.深居内陆 |
A.是否降雪 | B.降雪量 | C.降雪类型 | D.雪后天气 |
A.温度 | B.雪量 | C.风力 | D.人类活动 |
2018 年 12 月 5 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全国寒潮预警,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温明显。下图为6日和7日我国各地雨雪分界线示意图,下表为在本次寒潮前后四个地区网友的网上留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次寒潮期间,网友描述当地天气的成因正确的是
A.温州未下雪,原因是暖气团过于干燥 |
B.杭州漫天雪花,原因是暖气团带来充足水汽 |
C.青岛漫天雪花,原因是冷高压影响强烈 |
D.北京未下雪,原因是冷空气影响较弱 |
①冷锋 ②暖锋 ③气旋 ④反气旋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海陆位置 | B.洋流分布 |
C.冬季风位置偏移 | D.地形影响 |
2018年12月1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表为新疆乌鲁木齐城区11月30日~12月3日的部分天气信息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1月30日 | 12月1日 | 12月2日 | 12月3日 |
日最高气温 | 7℃ | -4℃ | -10℃ | -10℃ |
日最低气温 | -3℃ | -15℃ | -16℃ | -16℃ |
风力 | 6-7级 | 5-6级转3-4级 | 3-4级 | <3级 |
天气 | 晴转中雪 | 大雪转中雪 | 小雪转多云 | 晴 |
【小题1】11月30日~12月3日,新疆乌鲁木齐城区
A.气温持续降低,每日降温幅度相同 | B.气温维持在0℃以下 |
C.风力有由强变弱的趋势 | D.降水逐渐增多 |
A.温带气旋天气 | B.热带气旋天气 | C.暖锋天气 | D.冷锋天气 |
A.加强系统监测和预报 | B.制定全国应急预案 |
C.保暖添衣,减少外出 | D.发布寒潮全面预警 |
继(2016年3月5日)早晨,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寒潮蓝色预警后中央气象台又于3月8日10时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预计,受寒潮影响,2016年3月8日至11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南昌3月8日气温呈断崖式下降,(见下图)让南昌人感受到一日跨三季(夏-秋-冬),正应了南昌一句描述春季天气变化的谚语“一日赤膊,三日Za 火(烤火)”

【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对谚语“一日赤膊,三日Za 火(烤火)”分析正确的是()
【小题2】这次寒潮对江西以下农作物生产、收成影响最大的是()

【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对谚语“一日赤膊,三日Za 火(烤火)”分析正确的是()
A.春季气温回升快形成强对流天气,导致强烈降温 |
B.春季气温高形成强烈气旋,导致剧烈降温 |
C.春季气温高,吸引来自海洋的气流,导致剧烈降 |
D.春季气温高,形成较强低压,吸引高压,导致剧烈降温 |
A.早稻 | B.油菜 | C.冬小麦 | D.棉花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是与节气相关的诗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诗中描述的季节是
【小题2】诗中描述的节气,我国华北地区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小题1】诗中描述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洪涝 | B.干旱 | C.台风 | D.寒潮 |